第30章 肉干(1/3)
范集镇有大量贫民和爱占便宜的村民混在流民中,冒领救济,这个现象并非独有。
锦江州治下的县,都是如此。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马县令米粥掺沙子之事,就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剩下的几个县。
各县县令听闻,纷纷效仿。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就算要被百姓骂,那首先该骂的是始作俑者马正。
再说不如此做,领粥的人成千上万,他们一介七品芝麻官,到哪里去弄这么多粮食给流民。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马县令的大名响彻锦州各县。
“范集县的百姓听说还给他们县令下跪了,这么怕百姓吃口粥的官,有什么好跪的。”
有些百姓甚至还把其他的县令拉下水:“难怪余下的县都照着样子做,自古以来,都是官官相护。”
只有一人独自美丽,就是林知州。
“知州大人体桖我们百姓吃饭难,所以在他治下设粥棚,谁知道这些当官的为了节省粮食,把沙子混在米粥里,生生把大好事做成了坏事。”
这当然逃不过林文现的耳目,听着下属跟他汇报这几日的施粥情况,重点把百姓对他的称赞狠狠的说了一番。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林文现之所以有救济流民的举动,完全是被邹大夫半胁迫所为。
之前因为邹尘的“请愿”惹得不快消散了大半。
再者邹尘深得百姓的爱戴,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对他做什么。
之所以妥协,完全是因为老母亲这次的头疾,来势汹汹。以往大夫开的药方,都无济于事。
他还打算给自己进一进位子,怎么能让老母亲有闪失,导致自己丁忧。
万不得已,才把主意打到邹大夫身上。
他并不是对邹尘没有打听,相反,正是清楚知道邹尘的性子,才会广散钱粮,达成目的。
如果施粥善举果真只出自他身为地方父母官的责任感,何须等到流民忍受饥饿几个月,而是早早就施行了。
可百姓只相信自己表面看到的,也确实从中得到了实惠。
马县令夫人周氏,忍不住为自家老爷叫屈。
“老爷,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