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瑄舌战群儒(2/3)
谋士们全部沉默了,刘备先出兵攻曹,这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如何出兵,往哪里出兵,甚至若战时不利,袁绍这边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
李瑄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不过倘若袁绍答应结盟,李瑄在出兵之后一定会将这个消息传遍天下,这样如果袁绍不出兵的话,他的名声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李瑄的反制措施之一。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沮授突然开口了:“近来讨伐公孙瓒,出兵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我们需要休养生息,致力农耕,恢复实力。”
这是在找个理由借机考验自己的眼光呢,李瑄心下了然,知道沮授这话不是无的放矢,便笑着回道:“曹操如今跟张绣交恶,疲于应对,现在出兵正好,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操,其势易如反掌。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若等他平定了张绣,腾出手来,那时再攻曹难度可就大了。”
“况且我们现在等于是三家一起攻曹,相信以明公强大的实力,根本就用不了多少资源的。”
沮授不同意李瑄的观点,反驳道:“消除祸乱,诛除强暴,这是符合道义的军队;仗恃人多,凭藉强大,这称为骄傲的军队。仁义的军队没有敌手,骄傲的军队先就灭亡。曹操拥戴迎接天子,在许都建造皇宫。现在发动全部兵力南攻曹操,就违背了义。而且克敌制胜在于谋略,不在于力量的强弱。曹操法令已经施行,士兵精强干练,并且有荀文若、郭奉孝、程仲德等谋士相助,不是公孙瓒那种等着被包围的人,现在攻曹,风险太大了。”
“沮授先生此言差矣,”李瑄摇着手指反对道,“周武王讨伐商纣,不算不义;况且派兵攻打曹操,还怕找不出理由吗?再说了,邺侯的部队精强勇猛,文有诸位谋士相助,武有天下闻名的河间四将,如果不抓住时机早早决定大业,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上天赐给而不去获得,反而受到上天的谴责’。这是越国之所以称霸,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不会觉得自己比不上荀文若郭奉孝之流吧?”
这话一出,沮授一时语塞,虽然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却再也找不到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