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事情起始(2/4)
(1)”就是指“太阳”;而“4(1)→3(1)→2(1)→1(1)→0(1)→-1(4)”就是指“地球”。因为那个时代把恒星定为“0”;把行星定为“-1”。
上面数字中,左边的数字就表示天体所在的“空间层次”,而右边括号中的数字就表示天体在空间层次的“序列”。
比如:“4(1)”就是指“第四空间层次中的第一个天体”。
又如:“4(1)→3(1),3(2),3(3)至3(109)”就是表示:在“第四空间层次中有109个第三空间层次的天体”。
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是这样标识,或命名已知天体(星球)的。当然,这种标识的好处就是能明确已知天体(星球)的空间位置。何怡然的研究工作就是把已经发现的天体编入这空间层次的数列表中。
今天上午,何怡然就在这问题上,与同事藤伊发生了争论。
何怡然以为:这新被发现的天体,可以定为“5(1)”,而藤伊认为:这新被发现的天体,应该定为“4(5)”。于是,他俩来到了太空模拟室。这是一间百米平方,且三米挑高的圆形房间,在房间中央有一张黑色的椭圆桌子。
何怡然把自己思路输入自己的手掌机中后,黑色的椭圆桌子上慢慢呈现了何怡然所设想的“5(1)”天体的光影。藤伊看后便说:“这个模型说明:按照你的5(1)天体说法,5(1)中的”4“应该有十九个。然而,我们现在只有发现四个”4“。请问还有十五个可能在哪儿?”
何怡然:“展示一下您的模型吧!”何怡然之所以称藤伊为“您”,是因为藤伊要长何怡然十多岁。
藤伊在何怡然关闭模型后,慢慢取出自己的手掌机,然后快速把自己思路输入。黑色的椭圆桌子上慢慢呈现了藤伊所设想的“4(5)”天体的光影。
藤伊:“这模型是成立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找5(1)天体。”
当然,这模型是无法论证是非的。但是,这模型性展示能让争论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从而让争论双方有一个很好的反思自己想法的机会。
何怡然在藤伊收了模型的光影后,便朝他鞠躬说:“我仍然坚持我的想法。”
藤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