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2/3)
下去了。
许早早回来之前家里还在吵架,长辈不让他们听,但是她听说是因为分家的事情。
人找到了是好事,但是时间真的太不巧了,能让她们提前下乡也不过是钻了空子。等到跟前要是随家里人一起下去,那就不单单只是下乡那么简单了。
迟暮走的时候答应过天爷爷,不管到哪里都要好好的,要跟迟朝这个姐姐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要好好照顾迟朝,把迟家这么多年对迟朝的亏欠都一点点的弥补回来。
虽然迟暮也不知道该怎么弥补,但是她还是答应了。在迟家衣食无忧的活了十多年,这是她应该的。
安顿好了这批来的知青,许成安对着名单一个个的又点了一遍,生怕漏掉一个。最后,拖拉机才砰砰砰的摇起来,沿着黄泥路慢慢的离开了火车站
这是清河湾公社迎来的,第一批下乡的知青,足足一百二十个人,公社下边一共六个大队,平均摊下来一个队也得分二十个。
一个大队又分好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要匀几个过去。来之前早早的就给各个队上的大队书记开了会,让回队上之后给队上的社员开动员会,做思想工作。要以正确的方式热情的接受这一批来支援他们农村建设的知识青年。
别的队上许成安不知道,反正他们生产队知青点是早早的就修好了的。麦子种上之后没啥事队尚上的人就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夯土把房子修起来了。这会儿过去暂时先安顿下来,开火之前少不得要在社员家里派几天饭,很快就能安顿好。
说实在话,他也很不理解上面的意思,把这些握笔杆子的年轻人弄到他们这山咔咔里来到底能起啥作用?说用知识资源建设,他们这里依山傍水的,祖祖辈辈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里边的庄稼那是靠着大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土疙瘩刨出来的。他也是个文化人,也不是不知道有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文化也得用对地方,用错地方人再多那也是白瞎。
这些握笔杆子握习惯了的城里人跑到他们这里来卧握锄头,他都替这群人觉得恼火。
三个拖拉机分摊了一百二十个人依旧挤得要命,迟暮跟许早早蜷缩在一块,直接连同行李一起被挤到了犄角旮旯里。
上了车的知青嗅着满是青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