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上班(3/5)
这样当孩子长大了,有能力自己照顾自己了,不再是五保户了,但是咱们大院也没有房子了,街道总不能清出一个人去,在给咱们安排一个人吧。”
三观这个东西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才立国四年不到,东边战争还没有结束,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还没跟上,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但不多,更多的是局限于自己的小集体。就许欣和常振兴这个说法,放到十年后,那就是没觉悟,没有主人翁意识,没有集体思想,比较严重了,但是放在现在,自己大院没吃亏,就行了,外面关我什么事儿。
“我可以认同赵家媳妇的说法,最好是找个带着孩子的寡妇之类的,咱们一次性接走两个,街道肯定能记住我们。”记录员黄前说道。
“嗯,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也许是几个人阐述的过程比较简单了,所以也没有意见,都表示同意。
洪军一看这事就妥了,直接说道,“这么的吧,我总结一下,咱们在这个问题上,倾向于残疾人,尤其是年轻一点的残疾人,带孩子更好,不倾向于老人对吧?不同意的举手。我说的是不同意的举手啊!”
台下只有四个人把手举了起来,洪军看了看,“少数服从多数,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如果近期街道开会说这个事儿,我就按这个办法办了。”
其中一个反对的人站了起来,这不合常理啊,我反对,你不应该先问问我为什么反对吗,怎么就直接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呢。“洪大爷,人接来了住哪?咱们大院可没有空房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院分房一般就是按照大房两间,小房三间的原则分的,大家都差不多。四个举手的基本上都是房间分配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多一间房的那种,比如他有一间大房,又分了两个小房这种的,他们反对的不是来个什么五保户,反对的是让五保户进大院这件事儿。
“空房还是有的,后院老王和老沈都被厂里开除了,房子自然要由厂里回收,应该会分给街道一套,动不着大家现有的房子。”常振兴沉吟的解释道。
但是不解释不要紧,这一解释直接炸了锅了,“什么?这房子厂里还能收回去。”
“万一哪天厂里不要我们了,我们岂不是连家都保不住了?”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