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炮轰液压发射基(2/4)
在携带动力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初动能就至关重要。
而如果要完成初动能补充,这其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最容易实现的方法是炮轰,就是用炸药的推理提供动能,但这样很容易出问题。
爆炸所产生的动力并不稳定,无法完成定点受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纸飞机名如其物,非整体钢材料制成的飞行器,耐高温程度也不容乐观。
辗转反侧,思索了很久,他隐约有了两个备用方案。
其一,用电磁推力。其二,在炮轰过程中增加液压传导装置。
电磁是最稳定的方法,但有一定的工业能力限制。
在他前世的研究方向中,有电磁弹射的相关研究,但需要超高压做工环境。
而在长途跋涉的远方战场上,很难进入实战。
所以这两个方案,很快就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增加液压传导装置。
这个原理其实和炮轰相差不大。
炮轰是直接通过爆炸,运用爆炸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为动能。
而增加液压,则是将炮轰产生的超高压进行转化,从而进行高压弹射。
相比较于直接炮轰,好处在于受力比爆炸更加均匀。
虽然说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能量损失,但这也已经是最有效的输出方式了。
那紧接着就是液压传导装置的设计。
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的帕斯卡原理,主要以液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
不过叶知寒需要的并不是传递能量,而是传递压强,通过液体压力的传递,不断增加发射基空腔的压强。
所以整个液压传导装置基本就要完成一体化制造,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损耗降到最底。
不过现在他这里的机械,完全不足以制造出这样的一体结构。
叶知寒一边休息,大脑也再飞速的运转着,一个大致的模型也逐渐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
次日。
凌晨五点左右,天还没有完全明亮,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埋头画起了经过一晚上酝酿之后的液压传导结构图。
这个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