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4)
这种难度的卷子,几乎是巴黎高师微积分科目年终大评时候的难度。
整个巴黎高师的学生中,能够全部完成所有题目的,不超过一成。
能够超过六十分的。
不超过百分之三。
能够获得满分的。
纵观整个巴黎高师的历史,一共就两个人。
一个是1934年进入巴黎高师,1945年获得菲尔兹奖的洛朗·施瓦茨,另一个就是他自己。
赵章顺绝不是一个自大的人,更不是心胸狭小容不得天才的人。
他只是不太敢相信这张满分试卷会出现在京师大学,出现在他面前。
带着好奇,他继续拿出了第二张试卷。
惊讶依旧。
但第二张试卷的惊讶并非在正确率,因为这张卷子上没有一道题有答案,但每一道题的思路,却都写的非常完整。
题目要考察的内容,也如同提纲一般在卷子上整齐的书写着。
能看出来,完成这张卷子的同学,其实是已经知道做题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他也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对知识点的意义非常清楚。
只是因为掌握程度和推算能力的差距,无法直接应用。
但说实话,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如果不给分,的确过意不去。
不但是这张卷子,赵章顺又陆续翻看了很多张卷子,发现其他人的做题方法,也大抵如此。
到这时候,他才回过头来看第一张卷子。
和其他试卷不同的是,这张满分试卷的卷头全是空白。
赵章顺心领神会的自嘲了一声,随即便猜到了这张卷子是出自谁手了。
刚才还发自内心的敬佩知寒的数学造诣,现在倒把人家给忘了,着实不应该。
可数学人最悲哀的地方,就是所有事情都想的太明白。
这张试卷,按照叶知寒的天赋,在考试期间做完,并且满分,的确是有可能的。
可……
他看着其他学子们的试卷,陷入了沉思。
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卷子上,毫无疑问,肯定是有人讲授过的。
而这些学生听完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