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炮弹最好是沙苏的(2/4)
一遍的熟悉。
春节过后,训练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严酷的寒冬终于有了离开的迹象,而三八线附近,双方又摩拳擦掌了起来。
空特一连,始终没有收到战斗任务。
所有战士每次站在夜龙战机之下,总会去仰望百济方向的天空。
他们想飞到那里去。
……
……
……
此时的东京。
预感到战争随着天气一起升温的麦克阿瑟。
当即便意识到,接下来面对华夏的战争,必须认真起来了。
之前沙石炮弹的事情还没有出来个定论,在太平洋中部海域就又发现了另外一枚残破的沙石炮弹外壳。
要知道,在茫茫的太平洋海域,想找到一个航母都像是大海捞针,更别说一个炮弹了。
能让远东舰队发现一枚炮弹,那就意味着在太平洋海域,恐怕已经掉了一窝炮弹了。
在麦克阿瑟三番两次的催促之下,布劳恩和钱月林等人终于是不厌其烦,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
结论也没有什么差异。
通过碳化层逆工程分析,炮弹高度超过三百公里,理论射程远不止倭国岛。
虽然没有明说,但基本上是把“有可能打到丑国本土”的结论写在了脸上。
至于,依据什么科技发射出来的,还没有定论。
唯一有技术含量的炮弹头部,在坠落的时候在高温和强碰撞下粉碎的不成样子。
现在他们能分析的,就只有炮弹上的螺纹。
但经过郭怀义的多次测试和计算。
发现炮弹的优质气动结构和这些螺纹并没有关系。
所以炮弹的原理,依旧是不了了之。
最后,关于炮弹从何而来,却是有一个定论。
沙苏。
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战略高度来讲,也就只有沙苏可以做到这个工程。
这是布劳恩教授和钱月林以及郭怀义共同认定的结论。
而麦克阿瑟似乎也对这个答案很认可。
“我就知道沙苏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
钱月林等人没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