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信息化战争(2/3)
当敌方选择偷袭的时候,是不会大张旗鼓的声张说自己要偷袭了的。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判断。
而现实情况是,随着敌方的威胁逐步加深,那么判断中选择开火的命令才会逐步坚定。
而当开火建议一级一级相互传达之后,哪怕每一级都没有犹豫,敌方的炮弹也早就打在自己身上了。
而如果让计算机来进行这个判断的行为,就会及时很多。
因为,计算机会在敌方出现“越界”行动之后,判断出敌方造成威胁的那一刹那,就能根据编程判断,迅速做出反制。
无论是击沉,还是反导,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最合理的决策。
叶知寒展望道:“未来的战争,我们将以军工实力势均力敌甚至略胜一筹的姿态加入战争,而战争的胜利,主要取决于我军战士的意志;而胜利的代价,则取决于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如果计算机可以完成研发,那我军就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全面信息化战争,在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决策之下,伤亡将会呈指数倍下降。”
“希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各位同志,可以与我共同努力。”
“当然,因为目前计算机研究仍然属于从零开始,所以准确来说,在人才方面没有什么是合适或者不合适的,如果有意向,且暂时没有额外项目加身的同志,可以自由加入。”
“当然,数学学科对计算机科学上应该是有一定加成的,但成功与否,依旧要看各位的热忱。”
“后续的专项会议中,我会进一步将集成电路计算机详细的设计思路,与各位共同研讨。”
叶知寒发言结束。
一众科研工作者便陆续开始毛遂自荐,对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了热情。
一方面,从会议进行到这里,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叶院长扎根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这个项目因为从零开始,所以进步的可能是非常大的。
第一个原因,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意味在。
毕竟叶院长就是华夏科工的一个金字招牌,从军工五院建立到现在,由叶院长主导的项目,几乎都有着翻天覆地的蜕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