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破冰(2/3)
喜欢八卦并积极参与制造八卦的婶子印象还不错,上辈子的时候网络上什么骚话没有?番茄看本小说都能被读者评论的车轮子把脸碾压成标本,她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顾胜昔看了一圈围在自己周围的人,也看出些端倪来,这些人都是报名参与反季菜的社员户,这是在跟自己示好呢。
看吧,乡下人思维简单,连走后门都是如此急功近利中透着些许可爱。
谁给了他们吃饱肚子的希望,他们就会自发的去维护谁。
一如在屯子里说一不二、土皇帝一样的三老太爷。
廖萍子陪着笑脸问她:“那个啥,你……你跟小丫……哎呀瞅瞅我又说错了,跟何小雅同志你们俩能不能去我家看看槽子菜算养活了没?”
周围几个刚才帮腔发声的,脸上也都是同款表情,顾胜昔了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索性跟何小雅以及大队长的太座王翠英女士,再加上妇女队长一行人挨个探访了一下参与反季菜的种植户。
不管怎么说,顾胜昔也是凭一己之力培育出四个槽子菜的人,跟何小雅两个倒也算有模有样给一些种植户指出了不足,比如一些种植户担心作物死亡使劲烧炕,导致一些农作物脱水、打蔫,顾胜昔就把查到的数据告诉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可以适应多少度气温。
再有就是槽子菜不必遵循种植陆地蔬菜的准则,尽量早晚浇水避免中午的规矩。
“因为咱们的槽子菜是在室内,土壤温度并非正常状态,一般避免中午浇水是因为中午土壤温度较高,而植物吸水和光合作用十分活跃,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会导致农作物根系吸水作用降低,而水分蒸腾作用却依旧活跃,一加一减,就会导致作物损伤。”
种花家是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先辈们口口相传留下来大量的农业知识,如今90的农民都是目不识丁,也不过是循着前辈们的经验照猫画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顾胜昔这样一说,很多人就明白了。
“就是说晌午浇水容易让庄稼闹肚子,吃的没有拉的多。”廖萍子茅厕顿开。
周围婶子大娘们一顿哄堂大笑。
跟廖萍子素来针尖对麦芒的褚絮兰这次倒是夸赞了她一回:“这个比喻还真挺恰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