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商议对策(1/3)
老耕叔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汉子,一米八二左右的身高,就算现在吃的不精细,营养跟不上去,他也依旧给人一种十分魁梧的感觉。
顾胜昔觉得老耕叔跟三老太爷两个站在一起,形成一种十分喜感的反差萌。
一个老耕叔改成两个三老太爷还有富裕。
体格高大相对吃的也多,据说老耕叔这手堪比天气预报的能耐就是源于对饥饿的恐惧。
挨饿的滋味,百爪挠心,看见土坷垃都想塞嘴里嚼两口,绝对不是减肥节食的美女所说的那种只要单方面跟食欲抗争就可以的。
三年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守着大山,没饿死过人,但是那几年屯子里的榆树钱都撸没了,野菜也挖没了,庄稼地里的田鼠都快让大家吃绝户了。
“我这辈子没别的愿望,只要别再饿着我就行。”老耕叔絮叨着:“今年不妙啊,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倒春寒,雨水勤。”
张冬梅在家里被操练得十项全能,苦活累活都能胜任,但是关于种地这些她一点都不懂,于是从厨房里探过来一颗好奇的脑袋,傻愣愣的问:“老耕叔,雨水勤对庄稼应该有好处吧?”
没等他说话,跟张红梅一起在灶间做饭的王翠英就直接解答了:“这都不一定,比如植物抽条的时候下雨勤点好,要是赶上开花的时候下雨,或者是连雨,那就要减收了。”
张冬梅还是不懂。
“植物想要坐果需要授粉,不少植物的授粉需要蜜蜂、蝴蝶这些昆虫来辅助,下雨它们很少出来活动,植物的花就白开了,还有比如苞米棒子,它的花粉在顶尖的雄穗上,赶上授粉期的时候刮风下雨就都给吹跑了,也会造成减产。”这次科普来自她亲爱的姐姐。
张冬梅听得似懂非懂,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真的是靠天吃饭,工人只要按月上班到时候等着拿工资就可以了,而农民赶上年景不好,很可能颗粒无收。
她即盼着早点开化解冻好参与到农耕劳作中去,又担心如果真的像老耕叔说的这么严重,到时候大家饿肚子怎么办?
屋子里,大队部的干部以及三老太爷、老耕叔还有顾胜昔、何小雅这两位槽子菜的发起者,以及大队长的大表弟林君同志,聚在一起研究对策。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