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邻里之间 常来常往(2/3)
周疏宁炒完了几道菜,见刚刚讨菜的老伯又回来了,立即好奇道:“老伯还有事?是不是不够吃?我这里还有,可以再拿些回去。”
金虎理着花白的假胡须,笑出一脸褶子道:“没有没有,姑娘厨艺了得,我家少爷吃了甚是喜欢。这里是一斤牛肉,少爷让我拿来谢过姑娘。”
周疏宁十分意外,也没有推辞,示意微雨收了,又道:“令公子客气了,邻里之间自当常来常往,代我谢过。”
金虎点头哈腰的应承着,便转身回了自己和太子的临时落脚点。
微雨把牛肉取回来,脸上透着笑意,说道:“小姐,这就是你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周疏宁摆了摆手道:“这叫对方会做事,这牛肉看着不错。晚些姜放过来,给他切了做下酒菜。再切一块给赵大娘,拿给小孙儿解解馋。”
赵大娘立即拒绝道:“我有这满满一大碗肉菜就够了,小孩子能吃多少?姑娘你留着,给姜少爷下酒吧!”
周疏宁也没坚持,便道:“那您也早点回去休息吧!豆子还在家等您呢。”
赵大娘把孙子托付给了邻居照料,她打算回家把这一碗菜分一半给邻居尝尝。
西风村大多都这样,你家有事我家帮忙,我家有新鲜的给你尝尝。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三姐一家。
张鑫昌见娶不到周疏宁,便又开始在别处找目标。
见回来盯梢的手下回,说是周疏宁处有个小娘子长的颇为貌美,当即起了心思。
那位小娘子正是三姐的小姑子,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说媒的时候。
三姐也不是不知道张鑫昌的名声,可她见钱眼开,媒婆说要给一百两纹银。
一百两,在那个普通人家算是天文数字了。
周疏宁七八个人忙活一天卖豆腐所得一千文,一千文便是一吊,等于一两银。
一百两,约等于七八个人忙活三四个月,这还不算成本和人工费用。
刨除这些,七八个人忙活半年,如果效果一直这么好的话,才能赚来一百两。
三姐家男人死了,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多一个小姑子在家只能是吃闲饭。
她早就想把小姑子嫁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