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元夜(完)(5/8)
道:“二郎,今后便都是同门!请二郎纡尊降贵,为我太清门副门主!”
太清门副门主本来空着,结果江寒一入道门便为太清门副门主,一时之间,群道又是羡慕,又是崇拜。
若以江寒修为,自然当不得太清门的副门主,但以他的文名和才学,却是绰绰有余的。
司剑看了江寒一眼,吃了一惊,属实没想到他竟然会立誓。
要知道这立誓可不是立着玩的,在这个世界上,立誓,发宏愿都会有圣人感应,一旦违背便会遭到誓言反噬。
也就是江寒倘若违背了誓言,是真的会断却儒道之路的。
江寒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让人看不出一点他心里的想法,仿佛他真的甘愿投身道门。
只有他心里知道,这个誓言就跟放屁的没什么两样。
“要盟也,神不听……”没人发现,江寒适才嘴唇微动,无声的说了一句,随后颅内文宫微微震动,产生感应。
这是儒门为规避誓言的一种做法,意思是,在被威胁下所立下的誓言,神灵是不会理睬的。
在被带到桃花山庄前,他就想到自己会被道门威逼着加入道门,即便他誓死不从,邪道也有办法逼他弃儒投道,然后裹挟着他去做道门的大事。
若想要免吃苦头就只能诈降,但只是说自己愿意入道门,道门中人肯定不愿全信。
于是江寒就想到了立誓言的做法。
这个世界立誓言是有用的,胆敢违背誓言是会引来天诛地灭的,但同样也有规避誓言的法子。
史书记载: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意思是,孔圣人曾经路过蒲邑这个地方,恰逢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想要扣留孔子,孔子有个名叫公良孺的弟子,追随孔子已久,便跟蒲邑人拼杀,打得非常激烈,蒲邑人见公良孺勇猛,就有退却之心,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