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挣扎在民间计数法的海洋中(2/6)
左佑佑蚊香眼:“上海九八规银两又是啥?”
“规银是上海商业交易的记账单位,1规银两价值相当于标准银的98,因此叫‘九八规银’。柏杰生是上海人,他习惯用上海记账法。”
“各地的记账法都不一样,是吗?”左佑佑问。
“是的。”一提到专业知识,夏博士滔滔不绝,整张脸闪闪发亮,“柏杰生是上海人,更习惯用上海的记账单位。很多时候,我们整理古籍,就会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诸如籍贯等细节,甚至能判断出,这个账本是不是他人伪造的假账。”
左佑佑猛点头:“古书自己会说话!”
夏博士点头:“对,古书自己会说话。现在让我们回到万泰和号的账本。柏杰生虽然在朝鲜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但他是上海人,从小在上海的商号里面做学徒。因此,他一直使用上海的记账习惯——便是使用‘上海九八规银’作为统一的换算单位。”
左佑佑低头看账本末尾的总计一栏,确实是“匁”,意思是,无论什么计量单位,最后统一换算成上海九八规银两。
左佑佑虽然觉得这种换算好复杂,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习惯,她只好死记硬背:“上海九八规银。”
夏博士继续说:“这里的‘洋280元741,20748匁’,‘洋’是指银元,741是‘洋釐’——银元与银两的汇率。”
左佑佑总算听明白了一些。她翻过稿纸计算:
“1元=0741两,因此‘洋280元74120748匁’这句的意思是,烟斗的总价是280(银元)x0741=20748两……对吗?”
夏博士笑嘻嘻地拍手:“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左佑佑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夏博士指着账本下一行说:“还有饼豆,计量单位和烟斗绸缎也不一样,饼豆使用西班牙银货交易,上海叫‘本洋’或者‘规元’,西班牙货币退出上海后,上海又使用‘二七宝银’计算。二七宝银重52两,加上溢价2两7钱5分后,实际含银54两7钱5分。然后你还要“98升算”,就是除以98,实际上包含了58钱2分6厘……你记住这个,后面要自己换算回来。”
左佑佑头大如斗,只听夏博士继续说:“万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