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内秘制(1/4)
有了工部工匠的加入,进程大大提高,一边生产水泥,一边盖厂房,一座座硕大的厂房建了起来。
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一个顶十个!
朱翊钧发现,这个时代的建筑手法也很有智慧,在没有经纬水准仪的情况下,利用木杆和太阳影子,就能够精准地确定平直度!
造好了十几家盐厂,上千名工人如火如荼地干,白银一样的精盐源源不断炼制完成。
一同出厂的还有装盐的纸包,上面印着承天门的图案,旁边写着几个楷体小字,“大内秘制”。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商标!
在西方,商标出现也不过一百年而已。
要让商品持久占领市场,品牌意识必不可少,这是长远受益的事情。
很快,京城每一个杂货铺都摆上了“大内秘制”精盐。
还有很多脚夫打了散盐,下乡贩卖。
当然,这盐和官营的盐相比,到底还算私盐,除了敢卖的问题,还有一个敢不敢买的问题。
这个朱翊钧丝毫不担心。
人们总是趋利的,只要精盐的确好,又持续摆在货架,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
当然,一开始他需要给经销商和杂货铺让一点儿利,让他们使劲推销精盐。
“这是何盐?”百姓疑惑地问。
“这是新出的精盐,比粗盐不知道好吃多少,而且对身体好!”杂货铺的伙计说道。
“看卖相确实不错,价钱怕是有些贵吧?”百姓试探着问。
“不贵,这盐虽然好,却走亲民路线,何况现在刚上市,薄利多销,一两盐只要二十个钱,如果买一斤,更优惠,只要一百五十个钱!”
“这么便宜?比那官盐还要便宜不少!这买卖这盐官府不管?听说鄢大人开衙后可是结结实实治了几个贩私盐的,抓到了直接杖死!买的都得上枷示众三天呢!”
百姓百姓消息灵通,还是不放心。
“老哥,你识字不?”
见百姓摇头,伙计嘿嘿一笑,指着装盐的纸包上印着的几个字说道:“你可以找个识字的相公问问,大内秘制!懂了吗?这可是大内出的盐!你说官府敢不敢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