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捡漏(2/3)
。 张老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只是出于对柳一冰的信任,知道柳一冰一般出手不会走眼,也不会拿一个破烂铁疙瘩来戏弄他。就对柳一冰说:“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我让博物馆的郑馆长来给看看吧” 当博物馆的郑馆长来到的时候,柳一冰已经在四个画轴里找出来那幅唐伯虎的画。署名是唐伯虎很少用的小字:子畏。唐伯虎大多数的画都以唐寅,或者六如居士落款。用子畏只是在弘治十二年,唐伯虎卷入一场科场舞弊案,坐牢入狱。后被朝廷贬到浙江一个偏远地区当个小吏,赴任路上,唐伯虎心灰意冷画的仅有的几幅画,落款就是子畏。所以后世很难见到,没有专门研究的都不知道这段历史。 郑馆长文化底蕴还是有的,仔细研究了一下,只见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从纸张,到线条,到运笔都符合唐伯虎的绘画标准。便说出了唐伯虎这幅画的由来和出处,这是唐伯虎的真迹无疑。并且也介绍给张老听,唐伯虎这段时期的遭遇,从画上就能看出他那时候的心理状态。怀才不遇,心灰意冷,前途渺茫,所以作品都充满一种倔强和无奈。 郑馆长又研究了半天那个正德炉,因为锈蚀太严重,看造型很像,但不敢保证真伪,郑馆长对鉴定还是非常严谨的。最后说:“老首长,画我给鉴定了,是唐伯虎的真迹无疑,但是这个炉子,因为锈蚀太严重了,我不敢确定,我可以带回去,用专用药物去除外面的锈蚀以后再做鉴定,你看如何?” 柳一冰说:“郑馆长,带回去太麻烦了,我就能去除这层锈蚀,等我一会” 柳一冰拿起那个正德炉来到卫生间,悄悄从空间取出一些灵泉水,把正德炉放在水里浸泡。几秒钟的功夫,只见那本来锈迹斑斑的正德炉像是脱了一层衣服,那层锈蚀不见了。柳一冰拿出来用毛巾擦干净上面的水,一个漂亮的明正德炉恢复的本来的面目。 柳一冰走出来,把炉放到桌子上,请郑馆长再看。郑馆长看到褪去锈蚀后的这件物品,也顾不上询问柳一冰如何这么快就除去锈蚀的,拿起来仔细看品鉴。 翻来覆去,郑馆长不住的点头,最后说:“张老,我敢肯定的说这是出自明朝的正德炉真品。无论品相,造型,做工,保存的都很完好,属于精品级藏品。我记得跟这个品行一模一样的一件现在珍藏在金陵博物馆,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