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渤海茶庄(1/3)
林凤仪看一下招牌,写着渤海茶庄,里头整间店十分整洁,桌椅看起来都很高级。林凤仪不敢留久,继续往客栈走。客栈的一楼还有好几桌,但是有姑娘陪酒的桌数更多了;二楼好几间包厢也都还热闹着。林凤仪直接往三楼的房间走去,但是在楼梯上尽量走慢些,偷偷留意一楼各桌客人的样子。此时店员却走过来说:
“客官,要姑娘否?”
林凤仪做了一个思考的动作,其实是借机留在楼梯上久一点,把客人多看几眼,然后才摇头说不要。
进了房间,林凤仪开始考虑,叫个姑娘也好,聊聊天,看能不能再问到什么情报。但是今天整个白天在赶路,晚上又聊了几摊,实在很累,就算了,应该先整理一下目前的信息,顺便写封信给王爷等人,汇报情况。但是,不能寄到王爷府或都察院,人家一看信封,会起疑。本想算了,又想到可以寄给晴晴,信封写会宾楼,妥当。
林凤仪打开房门,左右看看没人,到廊间往一楼大厅看,叫了店员,比个手势。两分钟后,店员就拿了文房四宝来。林凤仪问:
“明早给一封信,帮我寄到京城,行吗?”
店员点头说:“行。此处有驿传。”
林凤仪说:“那再给我信封和……胶水?浆糊?”
店员头歪了一下,说:“糯米浆耶?有。”
林凤仪开始磨墨,等店员又送东西来走了,才开始写信,利用这封信来整理案情。
张员外是反对的地主,姜熙夫妇是与征地无直接关系的商人,他们认为高修未被收买。
廖员外是赞成的地主,他听了孟爷的话,相信高修拿了钱,但仍尊敬高修。
他们口中的姜员外,是反对的地主,相信高修被收买,就要绝交。
姜熙夫妇和张员外很像“人格证人”。但另外还有事实证人,孟爷徐爷、老秦都看到高修有拿钱,但这两人是县衙核心、也就是传出风声的来源;另一人是县衙的基层人员。至于黄老板,和县衙无关,但也目击高修拿钱,且看到官印和当日日期。
一般来说,当然是事实证人比较重要。
如果高修拿了钱,则遇劫的说法就比较能成立。如果高修没拿钱,则县衙的说法就有问题。但也不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