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匆匆那些年(下)(2/4)
是升为宣大总督。
但这次“背景深厚”的王象乾居然只平调为四川巡抚,让多数人都意想不到,有人猜测是为了避嫌。
然后就是先后历经过大圆满资深御史、两任文选司郎中的王象蒙,也出外为巡抚,参照的是当年清流党人骨干陈有年的路数。
于是山东新城王家出现了一门三巡抚的奇观,不过三人的履历都非常扎实,别人挑不出毛病。
接替王象蒙的为文选司郎中的人是考功司郎中陈允坚,别人肯定争不过。
当万历二十五年过去时,乐浪铜山和苏杭织造局合计向皇帝内库进献的白银依旧是三十多万两。
时间到了万历二十六年,朝廷陡然又一次热闹起来。
首先开春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大比,朝廷又迎来了一批新人。
在原本历史上,这次考试的名气不算小。
因为本科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完完整整的保存到了四百年多年后并公开展览,让后人很直观感受到了状元的综合功力。
不过在本时空,主考官换成了已经谦让过两次的首辅赵志皋,结果自然也面目全非了。
文震孟凭借“本事”考了个探花,一扫文家数十年来的科举霉运,并与老师林泰来形成了一个师徒三鼎甲的科举小“佳话”。
还有林泰来的另一个弟子冯梦龙、以及林府门客周道登也苦尽甘来,这次终于得以高中。
至于状元人选则非常使人震惊,是一名来自湖广江夏的考生熊廷弼。
此人看起来完全没什么人脉,跟阁老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先前根本不在世人预测范围内,不知怎么就得了状元。
这名叫熊廷弼的考生身材高大、气场很强、声音洪亮,而且先前考过武举人然后才由武转文,膂力强劲武艺娴熟,还是去年的湖广文科乡试第一。
然后京师便有靠谱传言说,这位熊廷弼各方面肖似带方侯,被首辅赵志皋爱屋及乌,将其殿试试卷排到了第一位。
而后皇帝同样也爱屋及乌,就按照首辅的推荐,钦点熊廷弼为第一甲第一名。
于是京师人给熊廷弼起了个外号,称为“小林九元”,这让熊状元极为郁闷。
大比之后,朝廷仍然热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