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见证人(2/3)
么打孩子了,怎么不喊人,一点礼貌都没有。”
唐心悦笑着喊人:“村长爷爷好,大爷爷好,大伯好。”
宋文也点头问好。
大爷爷上下打量眼宋文,点点头:“嗯,不错的小伙子,就是人品嘛……”
一旁大爷爷的儿子怕老父亲说错话,连忙接过话头,笑道:“人品自然是一等一的好,要不然老唐大哥也不能答应他跟二丫成亲。”
村长也不想得罪人,顺着说了句:“对了老唐,这俩孩子哪天摆酒席?”
老唐笑道:“这不是请两位大爷给算个好日子吗。”
村长看了眼大爷爷,点点头:“嗯,确实要挑个好日子。”
大爷爷对自己儿子道:“把咱家那本万年历给我。”
大爷爷的儿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露出一本颇有年代的黄皮书,上面写着万年历三个字。
大爷爷接过万年历,翻看一遍,然后道:“五月十六是个好日子,老二你看看。”
说着,大爷爷把万年历递给村长。
村长接过来,笑道:“宜嫁娶,是个好日子。”
“咱们这边看了日子,就是不知宋家什么章程?”村长问。
老唐叹口气,说起这个就郁闷:“两位大爷,您俩是长辈,有些事儿我就不能瞒着您了,宋文是大学生,不让成亲,所以宋家拿一百块钱当彩礼,咱们两家只办婚礼不领证。”
在老年代,办了婚礼就相当于是夫妻了。
如今是新社会了,只办婚礼还是不保险,不过嘛,农村里成亲,大都认婚礼,不认那张证。
村长嗯了声:“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先成亲,等毕业后再领证也是一样的。”
在农村人眼里,那张结婚证就是废纸,摆过酒席那就是男方家的人了。
这时,唐心怡进了屋,笑着给几位长辈倒茶:“大爷爷,村长爷爷,两位见多识广,早前咱村姑娘嫁给知青,连孩子都生了,恢复高考后,知青跑了的大有人在呢……”
两位长辈点点头,满眼疑虑地瞅了眼宋文:“嗯,大丫说的对。”
宋文跟大丫的事儿,他们两位也有耳闻,没想到最后跟宋文成亲的是二丫,所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