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海上泅渡(4/5)
好,伸手在他身后托了一把,幸亏徐海啸的这一托,赵向军的胆子马上壮了起来,奋力蹬腿划水,离开了这具尸体。
终于,赵向军和徐海啸靠向了香港元朗的岸边,两个人已是累的气喘吁吁。夜色中,他们换上了干燥的衣服,徐海啸轻轻地说:“向军大哥,我们坐在这里先歇一会,恢复一下体力,只要我们等会跑到市区,我们就可以拿到香港居留证,这是我们村里以前逃到香港的人说的,他们说这是香港的什么一个政策。”
原来,50年代末期,大陆逃港的人日趋增多,虽然,香港为了发展加工工业,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但过多的人口涌入也令他们的社会管理不堪重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港英当局就推出了“抵垒”政策,就是来自的大陆偷渡客,一旦躲避开香港边防警察的抓捕,一进入市区,就可以自动成为香港公民,如果在边境被警察抓获的,则一律遣送回大陆。而元朗离市区20多公里,所以,徐海啸说要歇一下力。
赵向军他们两个靠在海岸边的的岩石上打了一个盹,凌晨时分,在香港边防警察最松懈的时刻,他们偷偷的溜进了元朗的流浮山。然后在中午的时候,他们到了九龙城区,徐海啸说他村里的一个人几年前逃到这里,现在已经在一个厂里当了小工头。赵向军跟在徐海啸屁股后面,东问西找,终于在一家电子加工厂里找到了徐海啸的老乡丁进达。丁进达,32、3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发际线很高,额头有点突,嘴唇厚厚的,看上去的样子,好像比较敦厚。丁进达在厂门口接待了他们,操着浓浓的粤语口音,问:“怎样,你们一路过来还顺利吧?”
“达哥,我们这海上过来还是比较顺的,这位是赵向军大哥,他是东海省跃州市人,听说原来是厂里的什么领导,被下面的人追杀,也和我一起逃到这里来了。”徐海啸说道。
“达哥,我过来给你添麻烦了。”赵向军忙伸出双手,想握住丁进达的手,丁进达却扬着手,拍了拍赵向军的肩膀,哈哈一笑,说:
“兄弟,没事,谁没碰到难事?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你们泅渡过来你们一定还没吃饭吧,来,我们先去吃饭,我向老板已经请假了。”
丁进达带着赵向军和徐海啸到不远处的一家小店坐了下来,点了三份烧鹅叉烧盒饭。赵向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