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东方之珠(1/6)
香港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原来这里还是一个人口不多小渔村,19世纪4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失败,被迫和英国政府签署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把香港、九龙和新界以及周边的岛屿租借给英国,英国政府派驻香港总督对香港进行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香港港口地处太平洋周边中心区域的有利条件,大量的国际资本向香港积聚,香港的经济开始腾飞,成了著名的东方之珠。香港经济发展起步就是香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加工工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支撑,而50年代后期开始,大陆的逃港人员给香港带来了充裕的劳动力,徐海啸、赵向军所在的恒裕电子制造公司就接纳了一百多名的大陆逃港人员。
恒裕公司老板也是大陆潮州人,二次大战后在香港从事拆船业,后来他看准国际上电子产品加工向香港积聚的趋势,创办恒裕电子制造公司,目前厂里有五个生产车间,员工200来号人。丁进达管理的第三车间负责电子产品组装,徐海啸和赵向军上工后,每天工作时间10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这种劳动强度对他们岁数不大的年轻人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一个多月以后,到了发薪水时间,丁进达找到了他们,拿出一叠钱,说:“向军、海啸,你们这个月的薪水1200元,扣除我给你们预支的房租什么的,你们这个月每个人还可以拿到230元,我已经从会计室给你们拿来了。”
赵向军一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大陆是个厂长,由于年纪轻,虽然工资不是最高,但在厂里收入也名列前茅,但他每个月领过来只有40块钱不到,这40块钱安排了家里的柴米油盐等基本开支后就所剩无几,所以日子过的很紧巴。而在这里干了一个月就有200多块港币的结余,如果干个几年回去,回到跃州就是富翁了,他心想程老大的话真没错。钱是个好东西,它能使一个人迅速产生自信,也使他感觉对未来的预期有了把握,这点钱让赵向军的心开始有了安全感。
“达哥,那你请了我们好几顿,总共多少钱啊?这个钱我们也要给你的。”徐海啸问道。
“哈哈,这个嘛,就算我请你们的,你们就不要和我见外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