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冰释前嫌(2/6)
的,带着热气,他还点了清炸子鲚、白切墨鱼和鳗鲞干等,摆了满满的一桌,除了泡蹄,其他是跃州本地的海鲜。
莫璋扬一看这么上档次的酒菜,连忙说:“向军,你点这么多菜,你这桌酒真要抵得上我们两个月工资了。”
赵向军端起杯,说:“莫老师,我们先别说这些了,来,我们三个为了今天的重逢,先干了这杯。”说罢,自己先一饮而尽,林日新看了一眼,也一口干了,莫璋扬却端在手上,分了好几口慢慢喝了下去,说:
“好酒,真是好酒啊。”
林日新很想知道赵向军的情况,就问道:“向军大哥,你后来到哪里去了,都还好吧?”
“哈哈,你向军大哥两次大难不死,你说还不好吗?”赵向军把自己在海上遇险和爆炸昏迷两桩险事约略地说了一遍,爽朗地一笑,说:
“总算老天有眼,知道我将来可能还要干大事,所以阎罗王还没收罗我。后来,香港的几位大哥待我不薄,说要我趁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机会,回来干一番事业,所以,我就回来了。”
“那你想怎么开始干呢?”林日新问道。
“这个,我倒想问问你们,现在国内的经济形势和走向到底如何,这几年,我还真的没接触过生意上的事,以前,我们在厂里的时候,也是按二轻局的计划生产,东西怎么买卖,我真不知道呢。”
莫璋扬想了想,说:“1978年底,中央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内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来。现在,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已经成功地将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到现代化建设上,还提出了改革开放,深圳、汕头、珠海、厦门,成为了第一批经济特区……”
“深圳,我觉得市容比我们跃州还差,怎么就成了特区?”赵向军从深圳入海游向香港,听到莫璋扬讲到深圳,感到亲切,就打断了他的话。
“这几个都是沿海城市,应该更多的是考虑到它们的区位优势吧。我记得上边领导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们地市各级领导开了很多次讨论会统一思想,比如在农村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被一些干部说分田单干是开历史的倒车,意见大着呢,直到各级领导反复开会动员,这件事才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