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争论激烈(5/6)
靠’的权利义务问题,签订合同和协议,因此,我们法院对这些案件的审理就很难把握,到底如何判决才既能真正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我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这对我们法官是一个考量。刚才工商局日新局长的方案,我认真听了,我觉得这个方案把潜伏在暗地里的问题拿到桌面上来,然后根据他们的认知,提出防范意见,虽然不能穷尽所有的问题表象,但可以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我们法院虽然是依法审判,但我们地方政府有文件,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借鉴,维护好我区经济秩序,所以,我们法院支持这个规定的出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大多数与会人员针对工商局的《圩江区挂靠经营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草案发表了意见,总体上来看,除了法院等一两家单位表示明确支持以外,大部分都是要再等一等,看一看,也有像环卫处、郭山街道办事处一样借机搭车收费揽权的。董少波对大家的意见听得很认真,他不禁皱起了眉头。董少波看大家都讲的差不多了,他把头转向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问道:“宋主任,你也一道参与工商局调研的,你有什么意见?”
这个宋主任50多岁了,经历过建国后多次的政治运动,他知道言多必失,所以一直躲在角落里不说话,一听到董少波点他的名,也只好咳嗽了几声,清清嗓子,说道:“董书记,我确实参加了和工商局的调研,但他们这个草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我讲不出更好的意见。但是,书记既然点了我的名,那我就来说几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个体经济,我们区里的这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头,从‘小商品、大市场’的初始阶段,到现在提出的‘小区域、大发展’,我区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所以出现了一些经营大户要求‘挂靠’的问题,我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既然主道走不通,它必然会走旁门左道,所以暗地里找一些国营、集体企业‘挂靠’,但如果区里因此就发红头文件表示明确支持,可是没有上级文件精神依托,我们大家可能会有政治风险。所以呢,我建议,针对这种‘挂靠’现象,我们不反对、不支持,内部按照日新局长的方案执行,但对社会上不宣传、不推广,这样可进可退,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也不会满盘皆输,在工作上还会有周旋的余地。这仅是我个人意见,不对的话,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