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集思广益(3/6)
要形成一定的氛围,就是需要一些相关配套的服务业助推,包括鞋材市场、服装辅料市场,但办专业市场需要评估,关键是市场需求。我在工商时间久了,情况比较了解,现在我区共有大大小小国营集体个体鞋厂200来家,保守估计年产值两个来亿,从制鞋成本来说,鞋材占总制鞋成本的50,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我们办鞋材市场的年交易量至少会有一个亿,不过我们周边的圩海区、安文县、临江县也有好多鞋厂,加上他们的需求,鞋材一年的交易量不少于两个亿,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亿的销售大概可以让多少经销户有一定利润,这样,我们就可以测算市场规模了。”
“潘局长刚才分析得很详细,我完全赞同,不过我还有补充。”刘科长知耻而后勇,认真听了潘副局长的意见后,他又发言了:
“从现在市场经营情况来看,经营户的毛利一般在10个点左右,2000万的毛利至少可以吸纳100到200的经销户入驻,毕竟我们上班的工资一年不到2000块,那些经营户如果经营得好,一年赚个3、5万没问题,因此,这个市场办起来肯定会很旺。还有,就是市场的场地规模问题,一个门面至少要10个平方以上,就按200个门面,就需要2000平方,加上经营户仓库、场内道路,管理用房等,这个市场最少需要占地8000来平方,也就是15亩地左右,在市区找这么块地,很困难啊。”
“刚才刘科长分析得很对,毕竟还是你这个市场科长经验丰富啊。”林日新看刘科长讲得头头是道,就趁机表扬了他一下,毕竟要给老同志留面子嘛,然后又把问题抛了出来:
“那大家说说看,我们怎么解决这个场地问题?”
跃州是座老城,城区道路拥挤,房屋破旧,目前工商部门管理的好多集贸市场都还是马路市场,突然要找这么一块场地,确实难倒了大家,会议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过了许久,坐在角落里的郭山工商所施所长小声地说了一句:“林局长,这个场地问题,我倒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你但说无妨,今天我们是畅所欲言,施所长,你客气什么?”林日新急道。
“是这样的,我有个小舅子在跃州冶炼厂工作,由于我们跃州这个地方也不出产什么金属,因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