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工作短板(2/6)
场门口,跃州市的邵春生市长带着十来位年岁颇长的专家下了车,董少波看到,平时和蔼可亲的邵春生市长脸上虽有笑意,但今天这个笑意看上去有点勉强,董少波心里揣测肯定哪里捅了篓子。邵春生大约50多岁,是跃州邻市梅水地区人,他交流到跃州工作已经7、8年,原来担任地区副书记,地市合并后担任了跃州第一任市长,他对跃州充满了感情,对组织上说自己要老死在跃州,哪里也不去,所以,他在跃州干起工作来总是非常投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跃州更好的发展,用他的话说,“不想自己退休了在跃州的老人亭里给人戳脊梁骨”。趁着林日新给专家介绍市场发展情况的空隙,董少波赶紧走到邵春生身边,悄悄地问道:“邵市长,今天早上怎么啦?”
邵春生一声苦笑,说:“别提了。”然后慢慢地把早上的情况说了出来。原来,专家组住的跃州饭店门口是一条不宽的巷子,平时车来人往,经常堵车,交警为了疏导交通,在门口设立了单行线,情况就好了很多,可是今天偏不巧,有辆车抛锚,就把巷子堵死了。邵春生让人打电话叫交警支队长赶过来,好不容易联系了拖车把故障车拖走,专家的车队才上了路。他狠狠地批评了交警队长,可交警队长也说自己委屈,这个道路硬件问题可不是他们的事。
“你说,今天我们跃州的脸要丢到北京去了,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先好好想想,等会专家走了,我们马上研究。”邵春生交代董少波。
邵春生的交代,给董少波出了一个难题,他前段时间接待外地学习考察团的时候,就有考察团提出,“你们跃州个体经济发展得这么好,城市建设太跟不上,道路窄不说,还没一条路是直的,房子么也低矮破旧,我们真不知道,你们跃州这些老板赚了钱,这种房子还愿意住进去?”董少波是跃州本地人,他知道跃州离台湾不远,原来一直被视为海防前线,所以国家很少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到这个城市,怕投入太多的钱把城市建好了,万一发生战争就会损失太大,所以,跃州的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太多,要一下子有所改变,那真是千难万难。
专家考察组结束了对鞋材市场的考察,临上车前,考察组的组长蔡教授对邵春生说:“邵市长,你们这个市场办得很不错,工商局和国有企业合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