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回乡投资(3/6)
,自顾不暇。后来,我听说你跑到香港去了,前些日子,我接待香港地产协会的丁进达会长,他说也认识你,还向我夸你讲情义。你说说看,你在广州的事业发展得怎样?”
“董书记,我知道您是一直关心我的,那次您提名我当了服装厂的厂长,说实话,我当时感到很意外,也一直想找个机会感谢您,哪知道不久我就被赶得背井离乡,不过,不论我在哪里,想起您的恩情,我还一直感到暖心的。”二十年来的世态炎凉和商海沉浮,赵向军也学会了说好话,不过,他这番话也是出于真心。
“这些已是过眼烟云,不要提了,现在我很想听听你这个港商对家乡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还有,你能不能回家乡发展。说实话,我们跃州这几年变化还是很大的,位于圩海区的国际机场下半年就可以通航,机场大道直通我们圩江只有25分钟路程。还有铁路,跃州站就设在我们圩江的南门街道,大概最迟3年后也可以通车。另外,沈海高速跃州段也已经在规划设计,这是国家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国务院很重视,估计进展也会很快,这些是硬件。在服务方面,我们跃州也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现在的政府各部门普遍实行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的两公开,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办事的时效也实行了承诺制。前段时间,区政府那头推出了‘你投资、我服务,你有事、我帮助,你发展、我开路’的专项活动,旨在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打造吸引外来投资的高地……”董少波由于兼任了跃州市委副书记,一些信息更为灵通,加上他在圩江工作多年,情况熟悉,所以,说起圩江的发展优势,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赵向军认真听完董少波的介绍,然后接口说:“董书记,这几年我们圩江在您的领导下,变化是很大,那个宅前巷片区实行这么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这在以前都不敢想的,我十几年前在香港住‘劏房’,房间虽小,但卫浴设施齐全,而我们的城市,现在大部分人家还是要倒粪涮马桶,生活上真不方便。还有城市景观,我在香港太平山俯瞰夜景,那个真叫繁华,而我在家门口的郭山往下看市区,尽是‘老破小’,社会主义几十年,和香港资本主义的差距还是几十年。所以,我都听到群众说区里拆迁的决策英明呢……”
董少波虽然也喜欢听好话,但他今天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