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二次创业(2/6)
50。
每个月的1号,工人们可以在这一天完完全全地放飞自我,但他们的老板们却不敢休息,他们要趁机静下心来,盘点一下一个月以来的工作业绩和得失,还要看看下个月的订单情况,如果订单情况不好,他们的各种担心都会涌上心头,要么,赶紧盯着产品开发部要尽快推出新款,要么盯着销售部改变营销策略,毕竟,如果产品卖不动,再多的付出也只是徒劳。
作为跃州制鞋企业老板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已经习惯这种节奏,所有的压力和问题都要自己克服和承担,企业家们只能给外界展示成功和光鲜的一面,而外界的眼光也只会关注和追逐着企业家的成功和光鲜,竞相为成功者锦上添花,以期沾点光或者分得一杯羹,而从不会对失败者报以一丝一毫同情和关心,对于商场的失败者,他们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尽管,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是这么功利,但我们无法谴责,因为,这就是社会的规律和现实。
君天鞋业公司的总经理莫立新在这个月的1号这天,他照常早早来到了厂里,各种各样的报表和文件等着他审阅,别人看似枯燥的工作流程,他却能乐此不疲,将近20来年的经营和奋斗,他对这个厂里的每一个环节都了然于胸,虽然,厂里经常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出现,但他都能做到妥善处置,让企业处于最好的发展状态。
莫立新将近40来岁了,比年轻的时候稍微胖了一点,但显得更加雍容大气。40左右岁的年龄,是男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个年龄段,男人已渐渐远离了浮躁和冲动,随着事业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也逐渐全面和透彻,各类人脉网络也会慢慢形成。
莫立新从小生活的困顿,更让他比常人早些成熟,跟着赵向军在广州做了几年外贸,就敏锐地感觉到自办工厂在外贸交易中才更有话语权,所以主动向赵向军请缨,回家办了鞋厂。在推动君天鞋业公司发展的20来年间,他的能力水平、格局视野和处事手段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现在,君天鞋业公司的经营规模在跃州中国鞋都的同行里,排名稳居前三,在鞋都工业园区内,君天鞋业有了两处厂房,总共占地50余亩,共有员工1000来人,这几年的产值都稳定在两个亿左右。
虽然说,名义上赵向军是这家鞋厂的真正老板,但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