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二次创业(3/6)
际上操盘手就是莫立新,从宅前巷搬迁到这里,赵向军总共才来了不到十次。尽管厂子做大了,但是莫立新还是严格按照当初的约定,只拿10的固定分红,也从来不拿回扣,不报花账,也没有再生心思去办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鞋厂,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赵向军对他的信任。
可是,今天莫立新看着报表,心里却是无法平静,他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生产成本营销的上升。
这几年以来,一方面,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对劳动者保障的要求提升,员工社保支出日益加大,劳动工资也是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越来越低。制鞋业本来门槛就很低,一个年轻人筹了百把万,随便租个场地,叫了几个工人,就可以开一家皮鞋厂,而像这类小厂,什么税收、社保都可以都躲着不交,因此,他们生产的皮鞋价格就相对较低,给君天鞋业这样正规工厂的产品带来了挤压,所幸,莫立新很早就加大了“康健”皮鞋品牌的运营力度,才依靠质量和知名度勉强维持着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品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入,特别是全国1000多家“康健”皮鞋专卖店,场租、员工工资等更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现在,莫立新感觉到制鞋业利润率明显降低,稍有不慎,就可能堕入亏损的深渊。另外,君天地产那头给鞋厂这方面带来压力更大,现在,鞋厂账上还挂着5000多万君天地产的借款,而赵向军退出新城区块开发以后,他借的4000来万的高利贷,每个月光利息支出就要百把万,如果长此以往,这笔高利贷将拖垮君天鞋业。
莫立新看着报表,脑子里左思右想,他觉得有必要把鞋厂的经营现状和赵向军做个全面的通报,一起商量着怎样走出一条新路,让鞋厂能确保更多的利润。
赵向军轻度中风已经两个多月了,身体已经慢慢恢复,虽然走起路来还有点一瘸一拐,但一天也闲不下来的他又想着开始拼搏。君天地产公司的办公室虽然还在,可他去那边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他只能选择了到鞋厂这边来。李红再三劝说赵向军保重身体,可就是拗不过赵向军的牛脾气,也就只好打电话告诉莫立新,让他帮着一起照看一下赵向军。
尽管赵向军以前很少到鞋厂来,但莫立新一直给他留着一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