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背后还有朝廷呢(3/6)
秦国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其修建的役夫,多达几十万。
这些役夫,主要由将作少府管辖。
将作少府之下,有石室令,东园主章令,主章长,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后校令,中校令。
石室令掌建筑石料,东园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长掌伐木,五校令掌营建。
五校令之下,还有负责刑徒的都尉。
而章邯目前担任的职务,乃将作少府右中侯,除了将作少府粟田,就属他最大。
但官职大,与权力大是两回事。若调动不了三令五校,就是一个空壳摆设,地位还不如仅次于右中侯的左中侯。
毕竟章邯是空降来的‘领导’,没多少自己人。
当然,以秦法的严苛,三令五校也不敢违抗章邯的命令。章邯甚至能换掉不听话的人,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因为管几个人,与管几十万人是不同的。
却听季兵冷哼:“章邯将军再维护他们,也不可能为他们得罪左中侯,若左中侯失势,咱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明白了。”
钱贵当面笑吟吟地点头,转身却是愁眉苦脸,心说还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这分明就是‘老三爷’不服‘新二爷’,让季左校令布的一个局,自己则成了马前卒。
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章邯在骊山陵失去威信。
至于忠贤他们,则恰逢其时,成了季左校令的棋子。
而他,必然会成为章邯的眼中钉。
若早知道这些情况,他打死也不掺合进来,但现在已经无法回头了。
只能盼着成功,有季校令,左中侯撑腰,熬到章邯在骊山陵待不下去就安全了。
然而,钱贵刚走出营房不久,四禾就带人冲了过来,朝他禀报道:
“姨父,有个叫陈胜的小子,跑去骊山县衙为忠贤他们申诉了!”
“嗯?”
钱贵闻言,不由眉头大皱。
申诉最早源于周朝的路鼓,类似于后世的鸣冤鼓,有冤欲诉者可击鼓鸣冤,但这种制度真正形成还是在秦朝。
秦律规定,乞鞫可由本人发起,也可以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