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亚松森—利马铁路(2/6)
当然,如果经济危机爆发,那这些已经和东非政府签订合同的国家,他们想反悔,就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如果连违约金都想赖掉,那东非正好有理由把军舰开过去,从而强行开辟新的市场,彻底把风险嫁接出去。
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说道:“我们对苏联的政策,就可以采取这种套路,现在以正常,甚至低于市场的价格帮助苏联人建设各类工厂,铁路,你说他们是否会接受?”
弗里德里希点点头说:“这是自然,毕竟苏联如今面临国际社会的制裁,本身又缺乏技术,资金和人才,如果我们此时开出这种优渥的条件,他们大概率会心动。”
“而假设,未来经济危机爆发,那其他国家恐怕想按照正常价格,和苏联展开合作,几乎都没有可能,他们甚至会为了苏联市场,开出更低的价格,出售更多的技术等等。”
这一点在前世就得到了证明,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各国企业为了生存,可以说对苏联大开绿灯,什么制裁,封锁,完全都不重要了,甚至为了拿下苏联的订单,使出了浑身解数。
当然,和苏联这种国家展开经济合作,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之前恩斯特也提到了,东非提前下的诱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最为有效。
而苏联是大国,他的工业虽然和顶级列强有差距,但也算不上弱,就比如和日本,西班牙这种国家对比,苏联工业反而更强。
因此,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说:“和苏联做生意,我们也不能让步太多,毕竟现在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国际社会对苏联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所以,现在我们和苏联谈判,处在主动地位,苏联反而有求于我们。”
“在和苏联合作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把价格定在双方都感觉满意的区间里。”
“这样即便未来经济危机爆发后,苏联后悔,我们和他们之间也存在拉扯的空间。”
经济危机爆发后,苏联必然会后悔,毕竟那个时候,他们会发现,国际市场崩盘了,以前他们求而不得技术和工业设备,帝国主义国家几乎要跪在地上,请求他们接受。
而他们之前和东非的合同,反而就很不划算了。
假设他们撕毁合同,东非对于苏联这种世界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