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回 啖拨霞笑谈官场事 邵康节客…(2/3)
吁1口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苟能遂平生夙愿,报效朝廷,其他的,便也无需计较了。
感谢3位贤弟殷勤相送,范某铭记在心。
元昊之流果敢侵我疆土,必将拼死报国。时候不早了,3位请回,我也该赶路了!”
言罢,接过3人赠送的柳枝,依依惜别。
待坐进马车,却再也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这哽咽中,既有报国无门之委屈,也有对兄弟之情的感动。
送走了范仲淹,已是景祐3年(1036)冬,洛怀川依旧4处寻访邵雍的身影。
却不知1位身着粗布长袍的青年早已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了汴京城的土地,此人便是时年2十6岁的邵雍。
史料记载,邵雍曾祖父邵令进曾事宋太祖,官军校尉,善骑射,老归范阳。后避战乱徙上谷、中山,又转徙衡漳。
其祖邵德新是位儒者,父邵古更是慕西晋孙登之为人,崇尚隐逸之风,故隐而不仕。
邵雍年少时,便颖悟绝伦,博览群书。
因久受儒家思想熏陶,1心坚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故而慷慨激扬地奔赴京城,欲求取功名。
此番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东京。
此时的邵雍,早已疲惫至极。望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数着钱袋里微薄的银钱,狠了狠心,只买下1个,边走边吃。
为了寻处便宜所在,也为了避开相熟之人,不得不逐1打听价格。
几番比较之下,终于在迫近黄昏十分,与1处相对僻静的所在“益昜客栈”落了脚。
掌柜的姓马,有着1副矮胖的身材。因1只眼大,1只眼小,故人送绰号“马虎眼”,是个极其势利眼的主。
他见邵雍穿戴寒酸,身边连个书童也未跟着,不由得心生怠慢。
每日里即便碰到了,也不与他好脸色。有时,还免不了讥讽几句。
而见着那些个衣着体面的主,便瞬间露出1副谄媚相,1口1个公子的唤着。
且与邵雍的饭食也是忽冷忽热,即便他有些旁的诉求,“马虎眼”也用1副不耐烦的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