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干宋正式拉开了帷幕(6/7)
们全都拎得清事情的重要性,知道如果不秉公执法,李存肯定会收拾他们的。
再者,李光推荐的陈康伯他们这批人,大部分人品都不错,算得上都是有政治抱负的。
当然这还不够。
为了确保这些大臣能做到公平公正,李存还从各地抽调了一些候补州县跟着一块到地方和钦差一起查账。
一旦查出有贪污的官员,立马就地免职,然后再从调查团里选择一个同级官员接任。
李存明白,官官相互是官场的顽疾,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会帮前任补窟窿,然后自己又留下一大笔亏空,让下一任官员接着补。
这就导致了,贪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窟窿的地方越来越多,窟窿也越来越大。
但这回后任是来查账的,自然不会为前任打掩护,因为那样倒霉的还是他自己。
所以,贪官自然无处遁逃,只能低头认罪接受处罚。
而且,新上任的后任不会再给他补漏洞,他自然也就不会再为前任背锅,于是就连他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有贪污挪用,都逃不掉最终的惩罚。
当然了,在这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李存派下去查案的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地方,在此期间内,那些贪官可能会听到风声,然后想办法补救。
如何补救?
要么就是他自己将贪污的钱粮全都补回来。
这算他逃过一劫。
要是他打着向当地的富户借钱借粮来填补亏空,那李存敢保证,那些富户的钱粮绝对会肉包子打狗有借无回。
不仅如此,如果钦差查到这样的事了,李存还会以贪污和行贿的罪名将贪官和富户一块治罪抄家问族。
李存又成立了会考府,由李光来主持。
从此,各地方缴纳税钱或者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粮和报销经费,都要通过会考府会,也就是稽查核实。
一道一道的程序走下来,不论是职位多高的官员,都做不了手脚。
届时,上面的官员没办法通过职位之便获利,那下面的官员也不可能只花一点钱,就把自己之前贪污下的大窟窿补上。
同时,李存在对待贪官上还坚持了两步走。
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