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4/7)
爱惜羽毛的赵桓很不愿意发生的;
反之,留在东京汴梁城固守以待勤王之师,那在赵佶不在的情况下,他赵桓可就是无可争议的赵宋王朝的皇帝,要是他赵桓能打退大乾王朝的入侵,那他赵桓的江山可就算是坐稳了,而且,他赵桓手下拥有众多的文武百官,将来勤王的军队再一来,那他赵桓可就掌握了赵宋王朝的所有权利,而赵佶在东京汴梁城有危险的时候抛弃一切逃走了,此消彼长之下,赵佶就算再回来,也威胁不到他赵桓的统治了。
不过,这样好是好,可赵桓又担心东京汴梁城从他手上丢掉,赵氏的江山社稷会在他手中沦丧。
赵桓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所以,在走和留之间,他始终无法做出最终的决断。
白时中、张邦昌等人始终坚持,赵桓应该赶紧出城,前往洛阳或者邓州,然后前往关中,甚至可以在情况进一步糟糕的情况下,选择前往蜀地,然后再视情况徐徐而图之。
吴敏则强烈反对白时中、张邦昌等人的主张,他质问道:“京城百万生灵,汝等何忍弃之?”
赵桓也问:“宗庙何存?”
白时中答:“自艺祖建都汴京二百年以来,金汤之固,器甲之利,在所不言,且禁旅云屯,号为骁勇。然近年以来,外则童贯失陷,内则高求不招募并刺面新兵,致使军政不修,京师内禁军,比之勤王之师,强弱分明自不相等。若依靠禁军守城,恐有不测之虞。”
听白时中这么一分析,赵桓不禁又动摇了,他想着:“还是出走稳妥。”
尚书右丞徐处仁挺身而出,辩说:“若果真如此,则宗庙危矣。且太上以宗庙传位于陛下,今舍之而去,可乎?”
…赵佶把皇位传给赵桓,目的就是让赵桓留守东京汴梁城抵抗大乾王朝的攻打,否则,赵佶干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他自己当皇帝不好吗?
因此,赵桓要是弃东京汴梁城逃走了,首先在赵佶那里就过不去。
见徐处仁点破这一点,赵桓顿时就又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白时中看向徐处仁:“京城安可固守?”
徐处仁寸步不让道:“天下城池之坚,无一出京城,且京城乃宗庙社稷百官万民之所在,若弃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