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软啊(3/7)
辎重或者万一将来不好退回燕云地区就退回南方什么的。
李存这么围而不攻,让赵桓君臣很没底。
赵桓跟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商量,不然咱们大宋派遣使臣去议和?
有人提出这个建议了之后,立即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赵桓见虽然很多人都同意议和,但是却没有人主动请缨当这个议和的使者,便任命同知枢密院事李梲作为正使,郑望之、高世则作为副使,前去青城议和。
议和前,徐处仁说:“今乾贼兵势正锐,我大宋勤王之师未集,不可不和,然和亦需有策、有度,得策有度则中国之势安矣,不然则祸患无穷也,中国安危就在此一举。”
赵桓君臣商量,割地那是万万不可以的,要是把河北、河东也割让给大乾王朝,那么中原地区必定不保,届时赵宋王朝就只能偏安川陕这一隅之地,但是可以给大乾王朝百万两岁币,犒军金银也可以给百万两,另外,还让李梲、郑望之、高世则带上一些金银珠宝和若干酒果,作为赵桓送给李存的见面礼。
李梲、郑望之、高世则到达青城后,李存令韩昉、萧庆和张愿恭三人负责与之对接。
双方一见面,韩昉便说:“我家条件未大变,两家以大河为界,你家再赔偿我家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绢帛一千万匹,另外牛马各万,我家便退兵,不然必破你家都城。”
…此时本该李梲这个正使出来跟韩昉争讲的,可李棁一到青城这里,看见乾军兵强马壮,杀气腾腾,就吓得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郑望之见此,只能接过主使的义务,说道:“若贵朝定要以大河为界,实乃恃强所求,我朝万万不会答应。我朝并非军事孱弱,实乃新皇继位方十余日,万事未顺,内地州城皆未做战守之备,才叫贵朝大军长驱直入。今形势至此,熟对熟错且不去说它,只说我朝皇帝新皇登基,百废待兴,故而,并不愿与贵朝大动干戈,愿于贵朝一些岁币及犒军金银,贵朝大军便退去罢。两朝若能因此重结邻好,足以光辉史册,受后人盛赞,还望贵朝皇帝为两朝无辜民众计,亟早收兵。”
萧庆道:“今我家大军既已至此,便绝非你家出些小钱可了却此事的。”
郑望之一听,就知道双方所期待的议和条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