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赵佶的眼泪(3/6)
既然决定了劫营,又非要算个时间,拖拖拉拉的。
更愚蠢的是,早在正月二十八,姚平仲就让人在开宝寺旁边竖立三面大旗,旗上皆写着“御前报捷”字样,而且又在封邱门上安置御幄,用以赵桓到时候亲自来受俘。
姚平仲这么大的动作,导致姚平仲率劫营军兵出城了之后,东京汴梁城中的人全都在门口等着看姚平仲到底能不能将李存捉回来献给赵桓?
换而言之,姚平仲都还没有动手呢,就已经做好了庆祝胜利的准备,其声势之大,差不多东京汴梁城里的人全都知道了。
怎么地。
赵宋王朝的人难道是觉得,大乾王朝的密探都是瞎子和聋子,探听不到他们要来劫营?
而且,赵桓君臣所不知道的是,李存用兵一直很警觉,可以说,只要是出兵在外,李存每晚必定会防范敌人劫营。
这也是为什么李存用兵一直未有一败的原因之一。
张邦昌来到青城了之后,立即奉上赵桓送给李存的礼物,然后拿出来了赵桓写给李存的亲笔信:
“大宋皇帝致书于大乾皇帝:比者大军遽至京城,方怀忧恐,乃承宽仁,尽洗宿愆,许修新好,获安宗社,贻庆子孙,恩义之重,实同天地。
…初二早,方欲坐朝,忽得报初一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事因,继闻辄至大乾军前,不胜惊骇。寻遣人根问止约,至暮乃知姚平仲率城外诸路军马作过,寻令勾捉,称本人未回军寨,亦见令人擒捕,候见即正典刑,以戒贪功误国之士。
且本朝自度事理,其不敢轻举妄动者有三:论彼此强弱之势,则本朝兵力寡薄,难以迎敌,一也;前次败盟,烦大军远来,逼近京城,惴恐失措,荷恩德再造,岂敢复有负约之理?二也;皇妹茂德帝姬、柔福帝姬皆在贵军中为质,又遣执政大臣奉使,事体至重,岂忍置而不恤,有伤君臣之义、骨肉之爱,三也。
大乾皇帝仗义而来,聪明果断,必能察此。方城外有乱兵,故当日未敢遣使便还,深愧迟滞,尚冀深照。其他一如誓书所载,天实临之,永永万年,罔复有渝。今差少宰张邦昌、皇妹宁福帝姬持书布叙,并赍所换国书及河北、河东诏书地图等前去,谅惟洞照。白。”
鉴于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