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构:李贼,你不讲武德!(4/7)
贼使臣王伦前来给大王送家书,并带来乾主御笔。”
对于李存派遣使臣的目的,众人心知肚明,无非是招降,威胁,以及警告。
主战的人劝赵构,不必见王伦他们一行,直接派人将王伦杀了便是。
可是,主和的人则劝赵构,见一见王伦,又有何妨?
最终,赵构采纳了汪伯彦等主和的人的意见,派耿南仲之子耿延禧担任接伴使,迎接王伦一行。
想当初,赵桓派赵构去找李存议和时。
赵构请求派文臣耿延禧和武臣高世则二人任参议官一同随行。
赵桓准奏。
但赵桓考虑到,耿延禧是他最亲近的大臣耿南仲的独子,因此还是问了一下耿南仲的意见。
赵桓对耿南仲说:“康王要求卿之子为官属,他不辞而往,朕甚嘉之。”
耿南仲回答说:“臣只有此子,国家艰难之时,岂敢辞?”说着说着,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见此,赵桓一时心软,给了耿南仲一个机会:“宣来奏事如何?”
——如果耿南仲当时同意了,赵桓应该就会将耿延禧给留在东京汴梁城不让耿延禧去冒险议和了。
可耿南仲当时还算有担当,直言谢绝道:“康王既往,而臣子独宣,无此理也。”
见此,赵桓很欣慰,因此,在耿南仲从内殿退出了之后,赵桓还是派了个内侍跑来交给耿南仲一份御笔:耿延禧速宣回奏事。
然而,耿南仲看着御笔沉思了一会儿,转身又回到内殿,向赵桓奏道:“康王为国出使,臣子之不肖,得奉使左右,幸也。若独宣回,臣何面目?”
赵桓很感动,于是撤销御笔,同时下旨,任命耿延禧为龙图阁直学士,并赐给耿延禧一大堆宝物,让耿延禧跟赵构走了。
如此一来,耿延禧才能成为最早追随赵构的人。
又因为有这一事,赵构此时最信任的人之二就是耿南仲、耿延禧父子。
此时,赵构派耿延禧前来担任接伴使,可见他对投降不是没有想法,不然他大可以直接就将王伦斩杀,以示他跟李存不共戴天的决心。
很快,王伦一行就被耿延禧给接到了济州的使馆当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