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战死的皇子(3/7)
打完仗,燕国在东北设立郡县。
此后,中原文明开始进入东北地区。
到了东汉末年,东北地区已经出现了世家大族。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许多流民通过辽西走廊进入东北地区,数量竟然超过了当地人。
大量的中原流民,为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当时,占据辽西的慕容鲜卑,因此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
慕容鲜卑是游牧民族,在大量汉人涌入后,慕容鲜卑迅速汉化。
不过慕容鲜卑又并未完全汉化,而是采取了游牧和农耕并存的管理模式。
也就是,汉人发展农业提供粮食,部落提供武士保证武力。
这种模式被现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后来,慕容鲜卑虽然败落了,但鲜卑人的另一支拓跋鲜卑却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模式,最终成为北方的霸主。
辽西走廊不仅仅是一道交通要道,它还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经常是关外与关内政权博弈的焦点。
关内的中原政权衰落时,关外的游牧政权就会窥视中原大地。
而中原王朝强大时,也会对东北生出征服之心。
总之,不管是谁打谁,辽西走廊都是必经之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曹操征乌桓,隋唐两代征讨高句丽,走得都是辽西走廊。
历史上的明朝末年,明朝赫赫有名的关宁锦防线就构筑在这里,明军依托关宁锦防线,对抗东北的后金政权。
后金政权想要入关,辽西走廊是必经之地、必夺之地。
明末,明清两军爆发的一系列战争,几乎都是为了争夺辽西走廊的控制权。
可以说,自打孙承宗一手缔造关宁锦防线以来,这条防线就成了清军越不过去的障碍,堪称固若金汤。
直到后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清,明朝才彻底失去了辽西走廊,清军入关,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如今,大乾王朝和金国的形势,却是与历史上的明朝和清朝之间完全调转了过来。
当年,金国趁着大乾王朝无暇顾及北方,不仅占据了锦州扼住了辽西走廊,后来更是进一步占据了葫芦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