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温水煮青蛙(求月票)(3/6)
并入大乾王朝,甚至永远都会是大乾王朝的一个隐患。
于是乎,李存只是先用“南北两院制”过渡一下。
也就是,李存在用“南北两院制”治理燕云地区的同时,特意下旨,这个制度,只在大乾王朝实行十年,十年后,大乾王朝将废除燕云地区的“南北两院制”,全面实行大乾王朝的制度。
这样一来,李存算是充分给了燕云地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慢慢适应大乾王朝的制度的时间。
当然,李存也不可能傻傻的完全等燕云地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慢慢适应大乾王朝的制度。
李存当时还强行颁布了《留发令》、《汉名令》、《汉服令》、《汉字令》、《五年义务教育》等法令,推动燕云地区的其他民族的人汉化。
另外,李存还推出了其他民族的人可以加入汉族的政令。
——这是有前提的,首先,其他民族的人,必须要有汉名,会说汉语,认识不少于五百个汉字。
换而言之,李存直接就将其他民族的精英变成了汉人。
如今十年过去了,燕云地区其他民族的人已经高度汉化,也慢慢的适应了大乾王朝的制度。
去年,李存下旨将燕云地区的“南北两院制”彻底改成了大乾王朝的制度,没有遭到任何抵制,那些接受大乾王朝教育长大的新一代“胡人”还特别拥护这种改变。
——在他们看来,这是彻底取消了对他们的“歧视”。
对于新收复的辽宁路,李存选拔的地方官员中,有很多都是有过在燕云地区当官经历的官员,他们极为熟悉李存治理燕云地区的成功经验。
所以,韩昉等人接手了辽宁路之后,立即就推行这套制度。
韩昉等很多人原本就是辽国重臣,在原本属于辽国的辽宁路有着很高的威望。
更何况,契丹人还“趁大乾王朝的人不备”极为狠辣的将辽宁路原本的统治者女真人全都清除了。
一时之间,哪怕辽宁路的人有些接受不了大乾王朝强行颁布了《留发令》、《汉名令》、《汉服令》、《汉字令》、《五年义务教育》等法令,也不敢抗争。
有人可能会抬杠,那要是真有抗命不遵的呢?
不好意思,那他真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