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水泼不进(3/7)
任上的道士不计其数……”
永和道士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抹起眼泪。
实在难以想象,这是甲子高人会有的形象。
虽然不乏使那苦肉计逃罪的可能,但也可知法教之猖狂!
莫川也终于明白,不过甲子修为的永和道士,为何能担任左演法之职?
这哪是破格提拔?
这分明就是受气包!
也是道录司最后一块遮羞布,毕竟如果连道纪司都是法教的人,那整个广陵便已然彻底沦为法教地盘。
“法教如此猖狂,定然有其内因。道友忍辱负重蛰伏至今,想来必然有几分不俗之见,还请道友教我。”
莫川郑重起身,拱手见礼。
“右演法客气,此乃贫道份内之事,岂敢隐瞒?”
永和道士听到“忍辱负重”、“蛰伏”两词,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连连拱手客气,心知,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算是躲过去了。
“广陵多山多族,乡言佶屈聱牙,外人水泼不进,故而教派林立,关系错综复杂……”
随着永和道士的诉说,莫川对广陵法教情况,终于有了一个系统认知。
正所谓,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广陵多山多族特点,便注定了这里的信息交流的闭塞。
大大小小村镇,才是广陵的主旋律,所谓的城镇更多的是担负商品交易功能。
为了占据信仰,法教鼓励化整为零,开宗立派。
“在广陵,一村一派,一镇三教,可谓比比皆是。若仅仅如此,法教还不至于如此猖獗,据贫道观察,法教之盛在于源头五大教派!”永和道士如数家珍,显得十分了解。
“哦,哪五大教派?”莫川精神一震。
“茅山派、通天教、闾山派、师公教、阴山派!”
永和道士继续侃侃而谈。
在这五大教派中,茅山派并非法脉,而是道门上清派。
值得注意的是,广陵茅山派近乎被法教同化,虽号茅山,但与中原茅山,道统已然出现细微分化。
在广陵更是分化出大茅山派、小茅山派、北传茅山派、茅山法……等等无数分支。
外人根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