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陈寒:这一次我必须要去!(2/3)
之时,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永乐皇帝,这两代大帝他们父子二人为什么要狂印钞票,为什么导致宝钞贬损的如同擦屁股的纸一样,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些买卖人,就是因为没有发展好经济。
陈寒很明白,大明王朝其实并不是没有钱,而是因为这些钱都藏富于民。
后期同时买卖更是与当官的相互勾结,导致买卖人在朝堂当中培养自己的代言人。
导致皇帝后面想要收买卖人的赋税收,朝廷就会有一股力量一直在阻挠。
商人的代言人永远都是一句,这是与民争利,对皇帝的名声是不好的,皇帝在面对如此多的阻碍的时候,也只能是妥协。
有个不妥协的,最后的下场就是落水,受到惊吓而死。
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从开国之初开始。
朱元璋他们这一家子人,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经济,他们也不懂金融知识,所以他们错过了许多机会。
而陈寒不能错过,所以这个时候,既然买卖人伸出了一次试探的触手,他就必须得要主动积极去迎接。
有很多人都说皇帝很讨厌做买卖的人。
连朱允熥都直接说道:“先生,你可能不知道,我皇爷爷从来都讨厌这些生意人,非常不乐意去接触。”
“而您现在作为他倚重的救灾大臣,这个时候却去跟他们接触,如果文官弹劾您的话,皇爷爷可能会顺势而为,那您今后的救灾行动该怎么进行?”
“这可是重大任务,您现在已将灾民的情绪以及他们的希望都勾起来。”
“难道您就眼睁睁看着那些文官在掌握钱财之后,先行满足他们自己对于政绩的需求。”
“然后对于灾民仅仅只是搭几个粥棚,就这样应付了事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个灾民吗?”
“你想让他们刚刚建立起来对朝廷的信任,就这般荡然无存?”
朱允熥的话有道理,可是他却并没有说到点子上。
陈寒很明白朱元璋讨厌买卖人,但是他可不会对买卖人赶尽杀绝。
虽然他讨厌买卖人,他做的事情的确有点杀鸡取卵的意思。
那是因为他在利用郭桓案之时,眼见着朝廷需要大笔大笔的钱财用于北伐,所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