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丰收与埋伏(1/3)
根据《香港经济年鉴》的记录:1973年8月,全港新增上市的公司只有新海康航业投资有限公司一家,9月只有永安人寿集团和久保田株式会社两家公司上市,10月有三家公司上市,11月只有一家公司上市。从8月到年底,上市公司屈指可数,股市的持续增长动力,显然消耗殆尽。
之前,某些人还抱着银行会大量放宽信贷、增加贷款,从而再次提升股市的幻想。而现在,这种愿望彻底落空。随着全球经济的萧条、投资萎缩,银行的信贷不仅没有扩张,反而呈现紧缩态势。油价上天,股价落地。恒生指数在1973年下半年到整个1974年一直呈现下跌的趋势。
世达科技,存备了大量的工程塑料,用来生产计算器与卡拉ok、街机等,不过现在街机已经开发出了二战打飞机,这款游戏,一经上市,风靡区美日,全球的订单达到了十万台,北美与香江的工厂正在日夜不停的生产。
因为这次石油危机,世达科技的所有产品全部提价5,不过并没有让销量下滑,反而有所上升。
“苏爵士,王顾问让我们储备的材料,可以使我们能用三年以上,而且我们的电风扇,也受到了北美的欢迎,现在的采购量,也达到了十万套。”
这是财务,在旁边恭敬的汇报最近业务情况。
苏母点点头,她是香江的爵士,大慈善家,受到香江市民的爱戴。
“爵士,总督对您兴建工厂,招募更多的人,让失业者有工上,有饭吃,他非常敬佩您,想请您参加下周末的慈善晚宴。”
苏母内心有些不屑,这是来要钱的吧?不过她还是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她会捐五十万港币的。
王达成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后,看到富时指数与道琼斯数在疯狂的下跌,跌幅非常恐怖,他看差不多了,就将空单平仓了,此次平仓之后,扣除名种税收与费用之后,获利大概在二十亿美刀。
而王达成五千万美刀,炒作自家股票,赚了二亿多美刀,而将储备的石油,以11美刀一桶的价格全部售出,让他赚了差不多三亿美刀。并且那些公司还要承他的情。
此次伦敦之行,不算煤炭生意,他一共赚了二十五亿美刀,能源的疯涨,让他赚飞起来,而香江那里,石油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