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论道(2/3)
。
“释迦牟尼成佛前曾与波旬论道。波旬言我满足人的贪欲,你说你让世人放下欲望,持戒修行。而我去满足人们的贪欲,你觉得世人是拜我还是拜你。佛陀不语。波旬又说道,你说万物平等,那么佛陀无法拒绝波旬的弟子拜入你门下修行吧。释迦言,有教无类,自然是一视同仁。”
“波旬言,若是让我的徒孙扮作你弟子模样。破你戒律,坏你佛法。那时谁又信奉你,而我欲界天则永存不朽。人的信仰会崩塌,而欲望则是无休止境的。此消彼长,你觉得佛法与我魔王孰胜”
周善讲到最后,佛陀只是默默流下一滴泪。
“欲界天之主波旬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欲和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欲望让凡人永世沉沦,怎么能显出佛陀的境界超脱。我觉得任何一个宗教都是这个道理,欲和道不可分割。非要说谁更高的话,我认为欲望更原始,也更强大。每一位神明都要接受欲望的考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然而青莲少而淤泥甚重。”
“一方面,需要祭拜宗教的信士。无欲他为何要拜,你跟普通人讲大道不要太搞笑 ,只有讲清楚能实现他什么欲望的,那才有人祭拜你,奉为神明。比如对凡人讲,修炼我的气功能延年益寿。这个他能听懂,你对他讲万物平等,放弃物质。他肯定不理解,但是延年益寿他听懂了。所以才有人去修炼,传播我们道。故而无欲,又何来道。”
老者大笑几声,“好,你小子依旧是自己的诡辩论调,你的说法主流是不会认可的。”
“不过,勉强算你过关了。”
法袍老人最后一个问题,面色严肃了起来,“第三问。道是万物平等,还是规则秩序。”
周善反而大笑,“道就是道。道是天道,也是大道。天道眼中万物平等,而万物平等是建立在规则秩序之上的。”
法袍老人直接朝周善摆了摆手,示意过关。周善临行前还有一问,他问恩师为何要投靠规则怪谈。老人只有一句话。
“既然万物平等,规则怪谈便亦为道。为师修行功德圆满,却未见天庭召封。如今在此地能得清闲,何乐而不为。”
法袍老者突然长叹一句,“是也。无欲何来道。这一点上,你比为师早悟了二十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