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比桌面还大的蒸笼格子,见过没有(2/3)
每一种荤菜的腌制方法也很讲究。
牛肉羊肉的腌制,要用白酒、辣椒、胡椒粉压腥,要拌上本地特产的晾晒的蚕豆酱,再加上辣椒酱,腌制半小时以上。
而鱼肉的腌制就简单许多,稍微放点盐,杀杀水,稍稍腌制十分钟,就要码上蒸笼,准备上锅蒸。
以免鲜味流失。
五花肉和排骨的腌制,是最考究的。
因为五花肉和排骨是蒸笼格子的主力,必须要腌制入味。
叶水生腌制五花肉和排骨,也是有自己的独门秘诀。
撒上盐、胡椒粉、辣椒粉这几道基本的调味料,然后倒上从村民家要来的自家晒出来的蚕豆酱和自制酱油,撒上点点味精提味,还要洒一点点自酿的米酒去腥。
充分搅拌后,再淋上榨油坊榨出来的土香油,充分的搅拌,再腌制半小时。
最后撒上足量的米面,再次充分的搅拌,让米面均匀的沾满每一块肉片和骨头上,就算是腌制完成。
眼看时间就要到了十点。
紧张的码盘时间到了。
十五个桌面大的蒸笼格子一字摆好,帮厨的六婶四嫂就把各种拌好了米面的蔬菜开始分门别类的码放整齐。
最下面垫底的是粗筋的君达菜。
这种菜,不管是炒还是烧,都粗糙难吃。
筋多又粗,吃起来又没有味道。
所以农村基本上对于君达菜的处理只有两种,要么喂猪,要么做腌菜。
但是本县的居民发现,君达菜做垫底的蒸菜,蒸烂之后,十分好吃。
堪称排名第一的垫底蔬菜。
第一层的君达菜铺好后,就开始码放其他的素菜。
土豆、红薯和南瓜各占一个小区域,颜色分别是白色,黄色,红色。
三种蔬菜,一共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
蒸笼的其他地方,继续摆放其他的蔬菜。
红苋菜独霸一方。
青色的茼蒿,紧紧的挨着红苋菜。
这两种菜,也是做蒸菜的哼哈二将,口感味道最好。
也独占三分之一的地盘。
其他的地方再摆放上趴地白菜、豇豆、芹菜、红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