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陈十三得上天庇佑!(1/4)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陈十三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所以,胡文豪这几人,算是一个都没跑得了,全都被从身上榨出了30-50万左右。
其实陈十三只要想,从他们一人身上榨出来100万都不成问题,毕竟别看这几个人都是学生,但他们可远比想象中要有钱的多。
排除掉那几个花了七八十万去读g5水硕的不谈,胡文豪是国内c9硕士,家里有自己的公司,榆良则是ba,学费也在几十万上下,就连家庭环境最差的乔巧,父母在当地也大小是个官。
看着这几个人的资料,陈十三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两世为人,可都没有他们这样的家庭背景。
看似自己从他们手里开了几十万的单,可实际上这些钱对他们而言也只不过是几年的学费罢了。
自己让他们这些学生体验一下社会的险恶,自然要收学费了。
嗯,很合理,这让他在搞教育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
不过想想倒也是,家里有钱供到名校硕士的,又有几个家庭穷苦的?
纵观国内的985大学中,有几个是山村的孩子考上的?恐怕万分之一都没有吧。
毕竟家庭环境,父母眼界,教育资源三者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高考逆天翻盘就已是万幸,还得再来一次考研翻盘,那概率可太低了。
想象一下,一个是家庭农村,父母小学学历,没有能力买学区房只能靠义务教育调剂分配的学生。
另一个是出身北上广,父母高校博导,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就读,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和高考择校指导的学生。
想让前者超过后者,难度有多大?
不过,虽说希望渺茫,但这也确实是跨越阶层的最大通道。
嗯,是最大,不是最好,最好的通道在理塘。
李明来到不到一星期,就直接开出了40万的大单,这样的业绩,直接就刷新了陈十三前不久才创造下的记录。
不过陈十三也乐得如此,李明是自己的组员,他能多开一些单子,自己小组的业绩也能提升上去,这样陆经理他们的注意力就不会全放在自己身上了,自己在园区也会更安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