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修路(2/3)
动工了”
“不知道都督府是否征用当地劳役,下官好提前做好准备,配合都督府展开工作。”
这两个人急着前来询问修路的事情,是因为海州和复州的乡民在这一年多的修路工程里挣了不少钱粮,一个壮劳力一年参加春天和秋天的两次修路工程,就能挣三百斤粮食,自己还能吃两个月的工地伙食。
家里劳动力多的,都跑到修路工地干活去了,已经不愁一年的口粮了。
金州卫和盖州卫的老百姓能不眼红嘛!凭什么都是都督府管辖的地区,人家就有饭吃,自己就得饿肚子?
不止是乡下的老百姓着急,城里的人也有意见。
复州修建辽东盐场,城里的商铺和小作坊都跟着赚了一笔好钱,几乎所有的人都跟着借了光。将来盐场的规模大了,外来的盐商多了,客栈、酒楼还能继续赚钱,别的行业也同样跟着赚钱,谁不眼红?谁跟钱有仇啊?就是没有复州卫,凭借盐场自身的吸引力,这里也会形成一个城镇,在这时代,盐是能当银子使用的硬通货!
海州靠近星火村,制糖作坊每年二十多万斤绵白糖和糖果引过来的客商,一冬天没少在海州花钱,住宿、饮食、各种日用品。
星火村的八九千光棍子和后来的家属也没少在海州花钱,置办家具、购买锅碗瓢盆和布料、吃食。海州城里的商人和平民都赚的钵满盆满,过了一个好年!
一个产业能拉动一方经济。复州卫和海州卫的日子都好过了,复州知州和海州知州去年的考评已经达到了优良!再连续两年都是优良的话,就能升一升了。
人家都好过了,凭什么自己就不行?不但是老百姓有想法,就是知州大人也是有那么一点点想法滴。
民间怨声载道,都说自己的知州大人不愿意听都督大人的话,都督大人就不帮自己的州府赚钱,都督大人都没有到过自家的府城!都督大人可是有点石成金的手段,你不听人家的话,人家自然就不给你点!
而且还有人说就是将来修路也不用他们州府的人,人家只用以前修过路的熟练工人!
于是乎,这两个知州大人被逼无奈,只好来表示一下态度,至于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谁知道呢。
赵元功才不管他们想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