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重整辽西(1/4)
六月中旬,赵元功处理完积压的公务,开始巡视辽西。
皇上对赵元功开发辽东的能力深信不疑,希望他也能改变辽西的状况,辽西穷困已久,朝廷每年投入在辽西的银子远比辽东要多的多。
六月的辽西大地,已经是满眼的绿色,辽东总督的大队人马从辽西的青丰县进入铁岭卫。
“大哥,我今天看见靖远侯爷到咱们辽西来了!”
“怎么可能?辽东才是侯爷的地盘,侯爷到辽西来嘎哈?”
“真的,我亲眼看见的,大刚他们哥俩也看见了”
这哥俩是清丰县下河沟人氏,姓吴,就叫吴老大和吴老二,没有别的名字。
下河沟村靠近沈阳府,距离海州并不算近,这哥俩也是两个莽撞人,家里日子不好过,就跑到沈阳府找活路。
听说现在辽东那边好过得很,外来的移民都住上了大瓦房,一天三顿饭,顿顿都能吃饱,哥俩一咬牙,就跑到海州去了。
还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样,哥俩在海州找到了一个活计,每天给棉纺织作坊扛大包。
每天三十文钱,还管三顿饭。这哥俩是实诚人,每天干活不惜力,有活就不闲着,下死力干活,就是冲着一天三顿的大馒头,哥俩也不好意思偷一点懒。
这哥俩特别能吃,刚开始一顿吃七八个大馒头,别的人也没有嫌弃他们吃的多,刚从别的地方来的人都是这样。
后来就逐渐降到四五个、三四个,这哥俩还纳闷,怎么越吃好吃的越不能吃了呢?
吴老大和吴老二哥俩在辽东干了三个月的活计,挣了差不点就到六两银子。
吴老大和吴老二哥俩临走的时候,作坊里面的大伙房的大师傅,还把头一天剩下的馒头,给他们哥俩装了十多个。
哥俩一路喝着河沟里面的水,饿了就摘两个野果子,薅两根野菜,挺着饿得瘪瘪的肚子,走了六天,带着十几个大馒头和银子回到了家乡。
当年秋天,哥俩兴高采烈的把妹妹嫁出去了,给小老妹儿做了两身棉布带花的衣服,四铺四盖,嫁妆箱子里面,铺了一千个新铜钱!十里八村头一份了!
第二年农闲时,哥俩带着同村的大刚兄弟和几个堂兄弟,又来到了海州,哥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