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新南疆(1/3)
县衙门前,几十个人围着告示牌,一个衙役手里拿着一个小锣,时不时的敲上一下,嘴里大声喊话:“官府招募人手种田,有愿意去的过来报名!”
衙役就这一句话,翻来覆去的喊。人群里面有人问道:“差爷!到哪里种田啊?”
衙役说道:“好地方!安南听说过吗?不过现在不叫安南了,叫新南疆。
去做工的一年六两银子,官府管吃管住,干满十一个月就算一年,剩下一个月,可以回乡探亲。
愿意去落户的,每个成年人分十亩水田,免两年税,三年内不用服劳役!”
“喔!条件这么好?咱们回家商议一下”
“对对付,回家商议商议!”
围观的老百姓七嘴八舌的胡议论。
又有人问“差爷,到哪里种田啊?”
衙役把手中的小锣一敲,“噹”的一声,“你他娘的刚才怎么不听?等下一波的!老子嗓子都冒烟了。
还有看热闹的不许瞎问!问了就得去,谁再发贱别怨老子揍他!”
看热闹的都跑了,剩下几个有意思的在那等着,然后衙役又敲小锣,一点点又聚集了一波人。
衙门前的招募就是一个宣传,有人知道是官府在招募就行了,来不来的随便。反正衙役敲一天小锣就有五十个铜钱。
乡下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村正和族长知道谁家都是什么个情况,上门一说,就有人愿意去做工,干一年挣六两银子,家里就能缓一缓,而且还是先给三两银子。
陆陆续续的就有三、四万人,到了新南疆。
这里的条件可比当年的辽东,好得太多了。稻田是现成的,里面还有水稻在生长,房屋是现成的,里面还有家具,道路是现成的,四通八达,水利是现成的,基本能做到旱涝保收。
招募来的人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干活挣钱而已,看着眼前的情景,有的人已经动了落户的心思。
没有人的新南疆,如今地有了,人也有了,这几万人干一年活的产量,足够远征军吃一年的,而且还能有储备粮,毕竟这里是一年三熟。
安南人虽然没了,但是他们的粮食和生活物资还在,他们的煤矿、铁矿、金矿、银矿还在,他们的炼铁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