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道家与道教的根源(4/5)
且放白鹿青山下”般归隐了。
其实自远古以来,还有类思想家也被列入了道家的。他们就是以许由为代表的隐者。而这些人追求的却是自己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百事不管,心宽体健,长寿延年。
只是由于他们这些人的思想都比较贴近自然,很多地方是相近相通的,故而都归于道家去了。
而先秦百家,按诸多学者认为,许多学派都源于道家。司马迁就认为法家是从道家派生出来的嘛!
但随着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隐入民间,不再现身。而东汉张道陵依据道家学说在民间创立了五斗米教(因入教要缴五斗米,故称五斗米教),即为道教。张道陵把“道”认为是一切的根本,这个理解也没错。但由于是民间宗教组织,他们就失去了政治诉求,转而追求修真得道成仙去了。但道教也自称道家。不过,东汉未张角、张义两弟兄却领导了道教教众起义,即黄巾军起义!而后道教传到张鲁手中,张鲁依靠道教势力占据了汉中。这或许算中国道教的唯一政权吧!五斗米教一般在南方发展。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方。
后来晋朝葛洪,又把养身及医药之术等与道教修真相结合,形成了道教的北方分支。不过,据说葛洪是受其叔公葛玄影响才入道教的,所承道教一脉也是葛玄一脉。北方道教信奉水神玄武(即真武大帝)。而南方道教敬奉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直到北宋,宗龙虎山正一派(五斗米教嫡传)为国教,才使得道教出现了大融合。道教南北两大派虽然教义上并无大的出入,不过修炼方法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北方教派比较注重炼气尚武,南方教派则注重道法道术。当然,这与他们各自生存的地区社会情况不同,各自谋身手段不同不无关系。北方长期处于战乱地区,习武自卫就显得很重要,故而北方教派经常靠以武立身、以医济世,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教众!南方教派则主要靠做法事赚钱,所以法术方面就要精通才行。总的看来,南方道教要发展得好些。而北方道教,直到张三丰的武当教派兴起,才得到了空前发展。当然,武当派的兴起,也是南北教派融合的结果(并未完全融合,武当派应该是三个教派组合而成。有张三丰自己发展起来的武当教派,也融入了部份正一教徒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