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试练回光返照功(2/4)
会压上一压,等我讲完《道德经》再传与我!
我肯定不可能怪他啥子的。反正我也差不多学到了东西了!修炼一途,也急不得一时片刻的。所以,也很乐意地又对清风讲起《道德经》来。也不得不说,我也有些上瘾呢!毕竟自己悟了,与再讲一遍,其深入理解的效果又有些不同。这可以触发我对更深层次的感悟!这不同于清风所说的那样,绝对叫“教学相长”!
我把书案上那《道德经》翻到第二十一章说道: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前面章老子讲了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内在品质素养,即谦虚、谨慎、质朴、务实、求真。特别强调了要甘于淡泊、特立独行、贵在求真(食母,追求道之真谛)。此章接着就说求真的好处;把握住了道的真谛,可以以此审视古往今来万事万物而清楚其真实状貌,洞悉一切(从而使自己能一直保持做出正确的决策)。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说最高档次的德(孔,形容十分巨大),是完全遵从道的。我们从此句也能看出,老子说的德行,就是依道行事!老子第八十一章总结了“天之道,利万物而不害。”即是说“道”产生万物并使其成长、发展却不妨害它们。统治者依道行事就应该如“道”对于万物那样,对人民“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老子把这称之为“玄德”。玄德即孔容之德!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说:道运行在事物间,似乎隐隐约约、恍恍惚惚不可捉摸,但它是有所表现(有象),可以把握(有物)的。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说“道”虽然隐约,但其中有精髓所在(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精髓),道的精髓是十足的真理,是我们应该信赖的。
老子在此重申“道”的隐约与内在,比前面所提更进一步,是为了突显“求道”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的重要性;也告诫(统治者)要静心求道、善于体会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