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劫富济贫(1/3)
一九八零年的大年初二,虽然进入春节,白桦镇还是冬雪皑皑,寒意料峭,但在一串串大红灯笼和大红对联、大红福字的渲染下,尽显一片祥和。
离白桦镇城区只有三里地的万祥村,经过除夕的守夜和初一的闹腾,人们终于熬不住要早点睡了,村落难得的安静下来。
孟老汉家的院墙上,待业青年赵延军埋伏多时,脚都有些冻麻了,但还是盯着黑黑的窗户耐心的等待。晚上十点时他刚从墙根挪到墙头,听到孟老汉的一声咳嗽,马上伏低趴在上面一动不动,好在那晚天阴无月,他又穿着黑色的仿牛皮夹克,很利于隐藏,与院墙和黑夜融成一体。
孟老汉的房子是自己选址建的,与其他村民的住宅有点距离,更靠近镇子,从院墙可以看出,老孟家条件不错,万祥村多数人家的院子是板皮或木棍夹成的杖子院,他家是砖砌的,挡风、隐密性好,还透着气派。
孟老汉今天很高兴,按老规矩,初二是闺女家上门拜年的日子,女婿去年承包了养猪场,没少赚钱,拜年时也大大方方的给老丈人拿了一千块钱,这在当下普通人工薪三四百块的情况下,俨然是一笔巨款!
女婿一家吃了午饭就走了,孟老汉美滋滋的心情无法按捺,下午就满嘴酒气地在村子炫耀,任谁都羡慕嫉妒孟老汉有个好女婿。
赵延军本住在镇里,因为朋友刘贵在万祥村,就常过来打麻将,今天听说孟老汉家有了一笔进账,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打起了主意,麻将之后照例是喝酒,但没有象从前那样喝到下半夜,差不多了就告辞走了。
快出村子时,赵延军放慢脚步,观察四周没有人迹,就蹑足提气地来到孟老汉院墙外的雪壳子里趴了下来,等待时机。
他的混帐名声从小就传开了,初中毕业后没有单位愿意要他,就成了“待业青年”(过去对无法安排工作的适龄青年的美称),每天闲逛胡混,也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架不住没有稳定收入,手头难免拮据,他料定大过年的孟老汉没时间把钱存去银行,肯定放在家里,就想着把这笔钱拿下救济自己,这叫劫富济贫。
又过了许久,确定孟家人已经沉睡,赵延军扳着墙头,脚尖着地跳进院里,声音很轻,不足以惊动屋里的人。他弯着腰从窗子底下溜到房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